乐投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尿酮体1+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9-03-1562890次浏览

有人在医院做尿液或者血液常规检查时,可能会被告知有尿酮体1+的症状。这时由于对尿酮体的了解不够多,就会十分担心患上比较严重的疾病,从而可有较大的心理负担。此时就应该及时做出进一步的了解。那么尿酮体1+是什么意思呢?

一、尿酮体1+是什么意思
  尿酮体其实是一种体内脂肪代谢产生的中间产物,是丙酮、乙酰乙酸以及β-羟丁酸等三种不同物质的总称。而如果做检查发现尿酮体结果显示为1+,就说明是阳性,此时就需要警惕一些疾病的发生。
  二、尿酮体1+是怎么回事
  1.过于饥饿所致
  当检查出尿酮体1+时,并不一定就说明患有疾病。可能是由于做检查之前过于饥饿。这种情况下一般不需进行特殊处理,比较容易在减肥节食一类人群当中出现。

2.妊娠反应所致
  一些孕妇在早孕时期可能会出现尿酮体1+的情况。此时往往是由于早孕反应所致,尤其是在剧烈呕吐的情况下容易出现。不过如果患有重症子痫或者消化吸收障碍类疾病,就也会引起类似症状。
  3.肠胃感染所致
  如果肠胃受到幽门螺杆菌等一类致病菌的感染,就可能会出现严重的腹泻呕吐症状。此种情况下也会导致尿酮体显示为阳性。

4.酮症酸中毒所致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导致尿酮体阳性的最严重因素就是酮症酸中毒,其中大多数情况下是糖尿病所致。因为糖尿病会影响到肾功能,从而可导致尿酮体阳性,故要坚持定期监测血糖含量,必要时可用胰岛素类药物进行治疗。
  (2)非糖尿病性酮症
  如果患有肺炎、伤寒或者败血症,就也可能会导致尿酮体阳性。还有可能是氯仿或者乙醚麻醉后中毒所致。

相关推荐

血糖6.1是糖尿病吗
血糖值在6.1mmol/L不一定是糖尿病。通常情况下,空腹血糖6.1mmol/L需要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值范围在3.9到6.1mmol/L,如果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检查,空腹血糖在6.1到7.0mmol/L之间,口服葡萄糖耐量两小时血糖小于7.8mmol/L,则称为空腹血糖受损。如果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同时伴有口干、消瘦、多饮多尿等三多一少的症状可以诊断为糖尿病。如果没有三多一少的症状,通常需要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两小时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才可以诊断为糖尿病。因此空腹血糖6.1mmol/L属于正常的上限,但是不一定能诊断糖尿病,需要进一步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来明确糖代谢的状态。
语音时长 01:25

2022-06-16

14131次收听

02:00
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
糖尿病并发症包括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包括血糖急剧升高导致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糖尿病非酮症性酸中毒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还包括糖尿病的大血管并发症。糖尿病的并发症有很多,其危害性也十分严重。糖尿病患者要积极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工作,严格控制饮食,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应用降糖药物稳定血糖,常用的药物有二甲双胍片等。但需要注意,长期服用二甲双胍会减少维生素B12的吸收,建议服用二甲双胍片的同时,注意补充维生素B。
糖尿病能吃什么食物
糖尿病患者饮食要注意,平时饮食应该吃低糖含量的食物,比如谷类食物,包括米面,荞麦面,燕麦片,玉米面等食物,还可以吃豆类制品,家禽和鱼类等白色瘦肉也可以吃,鸡蛋清也可以吃。除此之外,很多低糖水果也可以吃的,比如苹果,西瓜,无花果,橙子等都可以吃。
儿童糖尿病能活多久
如果儿童患有糖尿病时积极治疗,人群没有并发症,一般是不会影响患儿寿命,如果不积极配合治疗,而且在饮食上也不注意,甚至引起其他并发症,这种情况会严重影响患儿寿命,甚至使患儿只能存活一年或几个月时间。
年轻人怎么预防糖尿病
可以从健康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和作息习惯上来预防,另外可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一、控制饮食,做到合理膳食,营养搭配均衡,控制一天总热量的摄入,同时要兼顾蛋白质、脂肪及膳食纤维的摄入,膳食纤维可延缓食物吸收,降低餐后血糖高峰。二、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制定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锻炼不仅有助于减轻体重,保持理想的体重水平,还能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事实证明,锻炼是最健康的生活方式之一,锻炼身体还可以增强身体抵抗力,减少感染发生的几率,感染及自身免疫也是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原因。三、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不熬夜、不抽烟、不喝酒。四、定期做健康体检,包括常规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这样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及其它常见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语音时长 01:30

2019-12-30

58544次收听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吃什么好
当糖尿病人的身体出现低血糖症状的时候,就会让人比较头痛了。因为此时要在食物方面多加选择,既要保证能够改善体内的低血糖症状,同时还不会导致身体当中的血糖数值上升太多。对于存在着低血糖症状的糖尿病的人来说,比较好的食物主要有金针菇、牡蛎、乌鸡萝卜等。
糖尿病引起的脚麻怎么办
糖尿病引起脚麻往往是由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引起脚麻的症状,引起感觉障碍,感觉减退或者是感觉异常导致的症状。首先还是要积极的控制糖尿病,代谢紊乱,积极的控制血糖,血脂以及血压,还有血的粘稠度,也要适量配合医生适当的饮食,定时定量,适当的合理的用药,一个降血糖的药物单用或者联合用药,另外就是适量的运动可以改善末梢循环,另外可以选择一些药物,比如说营养神经治疗。甲钴胺可以营养神经,改善高血糖终末产物,改善并发症,另外就是要戒烟,减少吸烟,对微循环血管内皮的损伤,还可以用改善微循环,改善末梢的血供来营养神经,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另外还可以用一些理疗的办法,改善末梢的循环和营养。
语音时长 01:44

2019-12-09

61300次收听

01:45
儿童糖尿病可以治愈吗
儿童糖尿病不可以治愈。儿童糖尿病主要有两种,最常见的儿童糖尿病是1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是一种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引起的糖尿病,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主要是靠胰岛素注射治疗。现在随着生活条件的好转,一些儿童喜欢高热量的饮食,比如汉堡、炸鸡,同时运动量比较小,导致了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数量逐渐增加。这些患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引起的糖尿病。患者如果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积极减体重,有可能在一定时期内患者不需要药物治疗。
糖尿病早期表现
糖尿病早期,并没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的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慌、出汗等低血糖的症状。因为在糖尿病患病初期,胰岛素释放高峰延迟,会造成餐前低血糖的反应,所以糖尿病患者初期的一些症状反而是以低血糖为主要表现。一部分糖尿病患者在早期会出现肥胖、超重、高血压、高脂血症等胰岛素抵抗的疾病表现。还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全身乏力、没劲、口干、多尿、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男性患者会出现阳痿,女性患者会出现心率下降。部分患者会出现皮肤伤口经久不愈合。患者瘙痒严重,尤其是会阴部的瘙痒。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大家要应该怀疑是否是血糖升高,需要到医院检查。
语音时长 01:18

2019-05-30

258692次收听

03:42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的并发症分为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时可以导致昏迷)、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乳酸酸中毒(可伴昏迷)、低血糖昏迷等代谢性急症。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有:糖尿病性眼病,(如结膜炎,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白内障,出血性青光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这些病造成的失明率是一般人群的25倍,其中以视网膜病变为主)、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糖尿病性心脏病、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糖尿病足、糖尿病人的各种感染、糖尿病性皮肤病、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等等。
糖尿病饮食禁忌
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就是控制饮食,主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控制总量,实际上就是在热量上进行控制;第二、调整饮食结构,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血糖水平、血压血脂等指标,来进行粗细搭配;第三、按照以上原则,终生坚持。
语音时长 01:35

2018-09-30

62002次收听

02:35
糖耐量试验
临床中经常会有患者的血糖没有到诊断糖尿病的标准,但又高于正常的参考范围。对于这部分人群,要进行75克的葡萄糖耐量试验。在做这个试验的时候,要注意前一天晚上十点以后,不要吃东西,禁食8到10个小时。第二天早上空腹,八点左右来抽血,前一天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尤其要注意在试验的前三天,每天的主食量不能小于三两。因为门诊上有些病人害怕血糖测得高了,故意做实验前不吃饭,这样做是不对的。实验要求是75克的无水葡萄糖,溶在250到300毫升的水里,先空腹抽血,五分钟之内把糖水喝完,从喝的第一口开始计时,过一小时抽一次,餐后两小时再抽一次血。在等待的过程中,不需剧烈的运动,也不能抽烟、喝酒,更不要吃东西。还有部分人群害怕血糖高,反而在做试验过程中,经常在医院里跑来跑去,这也是不对的,这样会影响测定结果。
02:50
糖尿病的危害有哪些
糖尿病最大的危害是血糖升高导致血管和神经的并发症。血管并发症可能会致盲,肾功能衰退、冠心病、糖尿病足等。糖尿病人口腔容易感染,比如牙龈炎、牙周疾病。糖尿病引起胃肠神经病变会很多,比如胃轻瘫、肠道疾病。
植入式胃收缩力调节器系统
1992年第一次使用胃电刺激是用来治疗胃轻瘫,1995年意大利学者最早用于治疗单纯性肥胖症,2006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首次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植入式胃收缩力调节器系统是一台植入式脉冲发生器(IPG),它可以通过电极导线检测食物的摄入,并通过胃电极导线向胃腔发送非兴奋性(非起搏)信号。
糖友出现性功能障碍降血糖比壮阳药管用
在夫妻生活中遭遇“尴尬事”的男性糖尿病患者,到我这里看病的第一句话往往是“能不能开点补肾壮阳的药”,还有些人自己买了不少这方面的保健药服用,结果差强人意,甚至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