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投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肾病综合征能吃茼蒿吗

发布时间:2020-01-1460509次浏览

肾病综合征患者在病情较轻的情况下是可以适量吃茼蒿的,这对于水肿以及高血脂等症状的改善有一定的帮助。不过如果出现了肾功能不全、少尿或者血钾偏高的情况就不能吃了,因为茼蒿当中的钾元素含量高,会加重高钾血症的症状,还会引发并发症

肾病综合征会导致肾小球滤过屏障损伤,从而出现大量蛋白尿,这会严重影响肾脏的功能和身体健康。为了尽快缓解病情,必须要尽早的接受治疗,同时也需要合理的搭配日常饮食,吃一些有益于肾功能恢复的食物。那么肾病综合征能吃茼蒿吗?
  一、肾病综合征能吃茼蒿吗
  1.病情较轻可以吃
  如果肾病综合征的病情比较轻,适当的吃些茼蒿是有好处的。这种蔬菜的营养价值很高,而且具有利尿消肿的作用,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脂,这对于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很有帮助。不过如果肠胃功能不是很好,尤其是出现腹泻症状的时候不要吃茼蒿,以免加重不适感。
  2.病情严重不能吃
  当肾病综合征的病情加重,出现了肾功能不全、少尿或者是血钾偏高的情况时,不建议吃茼蒿。因为茼蒿当中的钾元素含量比较高,虽然能够利尿消肿,但却有可能会加重高钾血症的病情,严重了还会引发一些并发症,比如说心律失常或者心脏骤停。
  二、肾病综合征的饮食注意事项
  1.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
  肾病综合征发病之后,容易出现大量的蛋白尿,体内的蛋白质流失比较严重,所以需要适量的摄入优质蛋白质,可以多吃富含这类蛋白质的食物,富含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动物蛋白最佳。高蛋白饮食会增加肾小球高滤过,加重蛋白尿的症状,也会促使肾脏病变发展,所以要避免高蛋白饮食。
  2.给予充足的热量
  一旦患上肾病综合征,身体的健康状况会受到很大影响,人也变得虚弱,这个时候对于热量的需求量会加大,所以说在日常的饮食当中要确保热量充足,可以适当的吃一些高热量的食物。
  3.少吃油脂含量高的食物
  肾病综合征有可能引发高脂血症,为了预防和减轻这种症状,必须要少吃含油脂的食物,可以多吃富含多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比如植物油和鱼油。

相关推荐

膜性肾病需要终生服药吗
膜性肾病大多数人群不需要终身服药。一般来说,根据蛋白尿、血浆白蛋白的情况,膜性肾病可以分为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大部分膜性肾病人群经过规范性的治疗,蛋白尿的情况都能得到缓解,不需终身用药;但是少数药物不敏感或者是治疗不规律或者是反复发作的人群,可能需要长时间的用药。
语音时长 01:15

2021-12-30

62681次收听

02:29
肾病综合征严重吗
首先肾病综合征的种类非常多,大致分为原发性肾病综合症和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往往是继发于全身系统性疾病,比如说像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狼疮性肾炎、肾淀粉样病变以及糖尿病肾病等等,这些都有可能会引起肾病综合症。像狼疮性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本身就有可能是非常严重的疾病。而像糖尿病肾病,到了肾病综合征的阶段,它也预示着疾病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而这个淀粉样病变肾脏病,它有可能局限于肾脏,也有可能是继发于全身。再者,肾病综合征患者会因为低蛋白血症以及高脂血症,容易出现感染,包括血栓形成,血栓拴塞以及急性肾衰竭等严重的并发症。所以肾病综合征是比较常见的综合征,也是需要加以重视,积极处理。
综合性肾炎可以治愈吗
综合性肾炎是否能治愈,需要结合病情的严重程度来决定。综合性肾炎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的综合性肾炎可能是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炎等疾病在治疗的时候所引起的肾病综合症。继发性综合性肾炎可能是身体出现过敏性紫癜肾炎或者糖尿病肾病等疾病所引起,可能是遗传因素、免疫力比较差或者遭到感染所诱发。如果是原发性的综合性肾炎,通过规范治疗只能够控制病情,但并不能够达到治愈效果。但如果是继发性的综合性肾炎,通过规范的治疗,等到原发疾病控制之后,综合性肾炎会逐渐逐渐治愈。
语音时长 01:12

2021-05-11

87649次收听

肾病综合征病人吃什么食物好
肾病综合征病人吃什么比较好?要根据疾病的种类、病情的轻重制定每个人的饮食。只有合理地控制饮食,配合有效的治疗方法,才能使病情得到缓解。下面给大家介绍肾病综合征患者饮食方面的知识。
有肾病综合征会遗传吗
有肾病综合征会遗传吗,肾病综合征是一种对肾脏器官伤害非常大的疾病,这种疾病的发生一般都是因为肾病并发症而引起的,很多患者想知道这个病会不会遗传,其实一般是不会的,不用担心,下面一起看看患上该病需要注意什么。
解析肾病综合症的原因
肾病综合症的原因有哪些呢?这个问题也是很多人都比较关注的,下面我们就请我院的专家来向大家谈谈引发肾病综合症的原因等信息。
肾病综合征能治好吗
肾病综合征是否能治好需根据病理类型判断,若是微小病变型肾病,经过规范治疗可能会治好。局灶节段硬化、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病理类型一般不能治好。
肾病综合征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诱发肾病综合征因素有感染因素,药物或某些化学物质中毒等化学因素也会诱发肾病综合征。若患有某些免疫系统疾病,患肾病综合征几率也会增加。
肾病综合症能治愈吗
随着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以及其他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肾病综合征患者多可长期存活。对于微小病变性肾病,绝大多数的患者对激素治疗效果较好,治疗缓解率较高,可以治愈,但容易复发。而对于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患者出现持续大量蛋白尿伴难以控制的持续高血压,并且发病时肾功能已经受损,此时预后不佳,治愈的可能性较小。原发性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6%~20%的病例可以出现临床长期缓解,而30%~40%为持续性的尿检异常,但肾功能保持正常。25%~50%的患者在10年内进入终末期肾衰竭,这些病人是不能治愈的。
语音时长 01:25

2020-02-14

58660次收听

02:25
肾病综合征的并发症
肾病综合征可以引起一些并发征。常见的并发征首先是感染。那么感染形成的原因,血小板太低了,大量的蛋白从尿里面丢失之后,免疫球蛋白也丢失了,患者的免疫功能比较差,容易感染肾病综合征。其次肾病综合征的病人会出现血栓栓塞并发症。因为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当尿蛋白丢失以后可以引起体内的凝血系统的激活,可以出现下肢静脉的血栓,肾静脉的血栓以及肺栓塞等等。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并发症急性肾衰。因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肾脏肾组织水肿可以出现急性肾衰。还有一些并发症,比方说大量肾病综合征的病人,由于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所以病人的营养不良,也是非常多见的并发症。
肾病综合征的原因
肾病综合征的原因可能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可以造成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可以造成肾病综合征。根据目前掌握的知识和检测水平,肾病综合征的确切原因有一些还不是特别清楚。肾病综合征分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和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继发性肾病综合征能够找到原因,多发性骨髓瘤也可以造成肾病综合征,这些能够找到原因的叫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目前的检测水平无法检测,或对疾病认识不够,找不到原因的叫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语音时长 00:59

2018-09-21

57226次收听

肾病综合征怎么治好
肾病综合征治疗一般包括三个部分:第一,一般的支持治疗;第二,对症治疗;第三,药物治疗。一般病人对支持治疗更关注一些,如果肿得特别厉害,病人卧床,卧床会增加肾脏的血液循环,从而导致尿量增加。患者高度的浮肿需要限盐,每天的盐量应控制在三克,也要控制水分,因为大量蛋白尿以后,蛋白会丢失很多,而吃蛋白会增加肾脏的负担,所以适当的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就可以,不能补太多。第二种治疗是对症治疗,浮肿时可以用速尿进行利尿。第三是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一般由医生掌握,病人要听从医嘱。
语音时长 01:24

2018-09-21

60740次收听

01:53
肾病综合征的症状有哪些
对于肾病综合征的患者来说,其主要的临床症状是水肿。轻症的肾病综合征患者,主要是出现下垂部位的水肿,比如患者的足踝部以及小腿胫前的部位会出现水肿;严重的肾病综合征患者,这种水肿会肿到大腿的部位。对于低白蛋白血症严重的病人,可能会出现腹水,甚至还可以出现胸腔积液。另外,因为水钠潴留而引起的高血压,也是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常见的症状。除此之外,因为肾病综合征的患者,有可能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如果患者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可能会出现少尿、水潴留,而且会出现高血压以及血肌酐明显升高的情况;如果患者并发下肢静脉血栓,会出现血栓的症状,出现双下肢粗细不一;如果病人有合并感染的情况,就还可能会出现咳嗽、咳痰等肺部感染的症状。
02:17
肾病综合征怎么治疗
对于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主要是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病理诊断结果来进行治疗。通常肾病综合征患者,需要进行肾活检,来明确诊断。对于不同类型的肾病综合征患者,其治疗方案的差别也非常大,需要根据患者的病理类型,来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对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微小病变肾病或者是膜性肾病的患者,通常都需要对患者进行激素治疗。但是,对于膜性肾病的患者,在治疗的时候,需要激素再加上另外一种免疫抑制剂,来进行治疗;对于原发肾病综合征患者,在治疗的时候,也需要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来治疗。但是,有些继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比如糖尿病肾病引起的肾病综合征患者,对于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治疗无效果,主要是用ACEI、ARB类药物,来降低尿蛋白。
01:40
如何预防肾病综合征复发
目前对肾病综合征的各种治疗,可能只能控制病情并未真正治愈,常在患者感染、劳累、或减药不适当等情况下病情出现反复。为了防止及减少病情反复及复发,应注意:第一,对激素治疗有效的肾病综合征患者,虽然于用药后其尿蛋白迅速转阴,但一定要坚持用足量至少6周后才能开始减量。第二,对频繁复发或激素依赖者应采用激素联合多种药物治疗: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他克莫司及环孢素A等;抗凝剂:如肝素。第三,患儿要注意日常生活起居规律,勿过劳或剧烈的情绪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