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窗口期
概述
简介:
从人体感染HIV后到外周血液都可以检测出HIV抗体的这段时间,病毒阳性而HIV抗体阴性被称为“窗口期”。世界卫生组织WHO明确表示艾滋病窗口期为14~21天。
就诊科室:
临床症状:
部分感染者出现病毒血症及免疫系统急性损伤所产生的临床症状,类似流行性流感冒样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症状。大多数患者临床症状轻微,持续1~3周后缓解。临床表现以发热最为常见,可伴有咽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痛、淋巴结肿大及神经系统症状。
治疗原则:
最大限度和持久的降低病毒载量;获得免疫功能重建和维持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HIV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流行病学:
传染源:急性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无症状HIV感染者。HIV存在于血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中,唾液、眼泪和乳汁等体液中也含有HIV。处于艾滋病窗口期的患者是重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
1.性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2.经血传播。
3.母婴传播。
4.其他:接受HIV感染者的器官移植、人工授精或污染的器械等,医务人员被HIV污染的针头刺伤或破损皮肤受污染。
严重性:
人群普遍易感,15~49岁发病者占80%。儿童和妇女感染率逐年上升。高危人群为男男同性人群、静脉药瘾者、多性伴者、血友病患者、多次接受输血或血制品者。部分感染者出现类似流行性感冒样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症状。大多数患者临床症状轻微,持续1~3周后缓解。如发生过高危性行为后出现类似症状者需注意,很可能感染了HIV病毒。
是否医保:
是
病因
病因:
病毒感染:通过HIV病毒传播途径感染HIV病毒。
1.性接触传播:多性伴行为、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嫖娼。与艾滋病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发生无保护性行为。
2.血液和体液传播:输用含有HIV病毒的血液或破损伤口接触含有HIV病毒的血液和体液,有吸毒经历并与艾滋病患者或艾滋病感染者共用注射针头等。
3.母婴垂直传播:HIV病毒感染的孕妇可以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症状
典型症状:
1、急性感染期:类似感冒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的表现,可以表现为发热、咽痛、皮疹、颈部淋巴结肿大、全身肌肉酸痛、头晕、头痛、腹痛、腹泻等。
2、无症状期:患者症状轻微,只是在血中检测出抗HIV抗体阳性。
3、艾滋病期:患者免疫力低下,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或机会性肿瘤的表现,如肺孢子菌肺炎、隐球菌脑膜炎、弓形体脑病、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口腔真菌感染、结核病、HIV相关脑病、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卡波西肉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等的相关临床表现。
并发症:
慢性淋巴性间质性肺炎、格林-巴利综合征、败血症相关性脑病、食管炎、直肠炎、银屑病等。
诊断
诊断依据:
1.临床诊断:
半年内体重下降10%以上;不明原因腹泻超过一个月;不明原因发热超过1个月;全身淋巴结肿大;反复带状疱疹或慢性播散性HSV感染;口咽念珠菌病;全身瘙痒性皮炎等。
2.实验室检查:
抗-HIV初筛阳性再通过蛋白印迹法或固相放射免疫沉淀等试验方法进一步确诊阳性;血p24抗原阳性,血或脑脊液等分离出HIV、反转录PCR法检出HIV-RNA、HIV-DNA等均有助确诊。
相关检查:
1.常规检查:
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及血小板均可有不同程度减少。尿蛋白呈阳性。
2.免疫学检查:
T淋巴细胞总数降低,CD4+T细胞减少,CD/CD8≤1.0。
3.血清学检查:
可有血清转氨酶升高及肾功能异常等。
4.病原体检测:
(1)抗体检测:ELIsA法测血清、尿液、唾液或脑脊液抗HIV可获阳性结果,主要查血清gp41及gp120抗体,其阳性率可达99%。
(2)抗原检测:抗HIVp24抗原单克隆抗体制备试剂,可以ELISA法测血清p24抗原。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血或体液中HIV特异性抗原,对早期诊断有一定帮助。
5.其他检查:
X线检查可了解肺并发肺孢子菌、真菌、结核杆菌感染及卡波西肉瘤等情况。痰、支气管分泌物或肺活检可找到肺孢子菌包囊、滋养体或真菌孢子,便涂片可查见隐孢子虫。隐球菌脑膜炎者脑脊液可查见隐球菌。弓形虫、肝炎病毒及CMV感染可以ELISA法测相应抗体。血或分泌物培养可确诊继发细菌感染。组织活检可确诊卡波西肉瘤或淋巴瘤等。
鉴别:
1.原发性CD4+淋巴细胞减少症(ICL):少数ICL可并发严重机会性感染与艾滋病相似但无HIV感染流行病学资料,以及HIV-1和HIV-2病原学检测阴性可与艾滋病区别。
2.继发性CD4+细胞减少:多见于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经化学或免疫抑制治疗后,根据病史常可区别。
治疗
治疗方针:
最大限度和持久地抑制患者体内的病毒复制,多采用多种抗病毒药物联合治疗的高校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鸡尾酒疗法。
营养治疗:
加强营养,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
药物治疗:
以抗病毒治疗为主:
1.抗病毒治疗时机:只要发现感染即治疗。
2.可选的抗病毒药物包括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整合酶抑制剂,侵入抑制剂,融合抑制剂等。一般是骨干药物联合核心药物的治疗,骨干药物主要是两种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核心药物包括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整合酶抑制剂、融合抑制剂或侵入抑制剂。
3.机会性感染的治疗:
患者如果发现较晚,已经到了艾滋病期,就会合并多种机会性感染,针对机会性感染的病原进行有效的抗病原治疗,一旦病情得到控制,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
预后情况:
艾滋病病死率很高。平均存活期12~18个月。同时合并卡波西肉瘤及肺孢子菌肺炎者病死
率最高。病程1年病死率50%,3年为80%,5年几乎全部死亡。合并丙型肝炎者预后差。
饮食
饮食建议:
加强营养,食用富含蛋白质食物等。
饮食禁忌:
在艾滋病窗口期常出现皮疹、脂溢性皮炎,患者在及时治疗的同时还要注意饮食。在饮食方面,容易引起变态反应(如湿疹)的食物主要有以下几种需要注意,在艾滋病窗口期不宜食用:
1.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
2.海产类食物,如葱、蒜、洋葱、羊肉等;
3.具有特殊刺激性的食品,如辣椒、酒、芥末、胡椒、姜等;
4.生吃的食品,如生葱、生蒜、生西红柿,生食的某些壳类果实,如杏仁、栗子、核桃以及某些水果,如桃、葡萄、荔枝、香蕉、菠萝、桂圆、芒果、草莓等。
预防
预防:
1.注意个人卫生,不共用牙具、刮面刀、餐具等。
2.关注并学习艾滋病防治知识。禁止毒品注射,采取安全性行为。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去正规医院进行献血和治疗性传播疾病。
3.HIV感染的孕妇到专科医院随诊,由专科医生进行指导,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产后新生儿尽早进行母婴阻断措施降低母婴垂直传播率。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什么是艾滋病窗口期
- 2 艾滋病窗口期
- 3 什么是艾滋病的窗口期
- 4 艾滋病的窗口期
- 5 为什么艾滋病有个窗口期
- 6 艾滋病窗口期症状
- 7 艾滋病窗口期是多久
- 8 艾滋病窗口期会传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