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骨折内固定
骨折较严重,出现明显位移,需将骨折部位切开复位,之后通过钢板、螺钉等固定,被称为内固定。骨折内固定可维持骨折端稳定性,更好促进骨折恢复。内固定一般在术后一年至一年半左右,骨折完全恢复的情况下拆除。
生活中因遭遇到意外情况而发生骨折的情况并不少见。骨折发生之后不仅可引起局部的不适感,还可导致骨折端发生位移。想要促进骨折的恢复,需要将骨折端复位,并进行固定。骨折端的固定包括内固定与外固定,那么,什么是骨折内固定呢?
1、什么是骨折内固定
内固定主要针对比较严重的骨折类型,是在手术治疗后进行的骨折端固定。骨折发生后,如果症状较为严重,骨折端发生明显移位的,应通过手术方法治疗,将骨折部位切开后进行手法复位,之后通过内固定的方法来维持骨折端的稳定性。骨折内固定的材料包括螺钉、克氏针、钢板、钢丝等,具体使用哪种材料固定,应根据具体的情况决定。
2、骨折内固定什么时候拆除
骨折在完全治愈后,就可以考虑拆除内固定了。在内固定手术后的1年至一年半左右可将内固定取出,此时通过X线检查可以看到骨折线消失,骨折已经完全治愈。内固定不宜过早取出,否则骨折愈合不牢固,很可能再次发生移位,但如果过晚取出,螺钉、钢板被骨痂包绕,或钢板断裂、可加大取出的难度。
3、骨折内固定术后如何护理
骨折在进行内固定术后,应密切关注伤口的恢复,观察伤口敷料是否有分泌物渗透,如果有,应及时告知医生,及时换药,以免发生感染。如果有引流管的,应观察引流管的颜色、量以及引流管是否通畅。还应注意伤口部位的皮肤是否有红肿、发热的现象,如果有,也应及时告知医生。骨折后还应尽早开始功能锻炼,如果因剧烈的疼痛而不敢活动的,也可以适当使用消炎止痛类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