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投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如何控制小儿腹泻发作

发布时间:2020-08-2851989次浏览

日常生活当中有很多的宝宝会出现腹泻的症状,从而严重的伤害了患儿的健康,因此我们要重视此病的出现,做一些关于小儿腹泻的预防工作,多多去认识一下此病的预防措施,那么有效预防小儿腹泻的措施究竟会有哪些呢。


小儿腹泻的预防:

一、注意饮食卫生,俗话说,病从口入,夏季是病原菌滋生的季节,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特别是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另外,天热不要把宝宝食物放置太长时间,尽量给宝宝食用新鲜食物等等。

二、养成良好的饮食规律,1岁前的宝宝每天可以吃5餐,早、午、晚三次正餐,中间加两次点心或水果。1岁后的宝宝每天可以吃4顿,早、午、晚三次正餐,中间加一次点心或水果。喂食过多、过少、不规律,都可导致消化系统紊乱而出现腹泻,同时切勿暴饮暴食。

三、尽量不使用奶瓶,改用碗勺喂奶,因为奶瓶容易污染,不易清洗消毒,特别是橡胶奶嘴,很容易被病菌污染,导致小儿腹泻。喂剩的奶液最好丢弃,以免变质。同时,家长应注意根据天气的变化随时为孩子增减衣物,避免宝宝腹部着凉。

相关推荐

02:02
小孩拉肚子吃什么药效果好
小孩拉肚子可遵医嘱使用止泻类、补益类药物,还可以外用丁桂儿脐贴,加强日常生活管理,合理喂养,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小孩拉肚子通常与寒冷空气刺激、饮食不洁、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除大便次数增多,性状发生改变,还可能会伴有胃胀、腹部绞痛等症状,此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小孩外用可止泻的药物,如丁桂儿脐贴。丁桂儿脐贴为外用中药,该药具有健脾温中、散寒止泻的功效,其成分有丁香、肉桂、荜茇,均为温里药,药效温和。常用于宝宝拉肚子、寒凉性腹痛、胀气、肚子不舒服的治疗,使用方便,直接贴于肚脐,药物经脐部渗透直达腹部,作用直接,外用药无需口服还能减轻家长喂药负担,可以家中常备。治疗期间适当补液,预防脱水。同时应保持患儿进食,需注意喂食与患儿年龄相适应的易消化饮食,并且遵循少量多次,由稀到稠的原则,按需喂养。另外,根据气温的变化,及时增换衣物,避免小孩着凉,加重症状。
02:06
宝宝拉肚子一直不好是什么原因
宝宝拉肚子一直不好通常与饮食不当、腹部受凉等因素有关。家长可在医生的建议下给宝宝使用丁桂儿脐贴缓解不适。如果家长没有注意宝宝的饮食量,让其过量摄入过多食物,导致食物堆积在腹部组织内,无法及时消化吸收,刺激局部组织,通常会出现反复拉肚子、腹胀等症状。宝宝一直拉肚子也可能与其腹部保暖不当有关,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通常会有肠鸣音增强,腹胀气出现,严重时就会引起腹痛拉肚子。宝宝拉肚子时家长可以适当用热毛巾、热水袋等热敷其腹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局部不适。但应控制热敷的温度和时间。如果宝宝拉肚子时间较长,自行处理效果欠佳,通常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改善,如外用贴剂丁桂儿脐贴。该药是由丁香、肉桂、荜茇纯中药萃取而成,药效温和,有健脾温中、散寒止泻的作用,而且采用传统脐疗法,脐部皮肤薄,含大量微血管且临近脾胃,药物较易透过脐部皮肤渗透直达患处,实现药物快速起效的目的,并且该药不用口服减少肝肾负担,也减轻家长喂药烦恼。在恢复期间,要适当多喝汤水,平时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02:17
宝宝拉肚子可以贴丁桂儿脐贴吗
宝宝拉肚子可以贴丁桂儿脐贴。丁桂儿脐贴由丁香、肉桂等中药组成,通过脐部给药,药物可以快速渗透,直达患处,起效快、效果好,成分安全,药性温和,有健脾温中、散寒止泻的功效。宝宝拉肚子的常见原因包括饮食不节、饮食习惯改变,或对于外界的冷热变化不敏感,受到寒邪侵袭,或受到细菌和病毒感染等。建议家长在宝宝的日常护理过程中,注意宝宝腹部保暖,天气变化时及时给宝宝增减衣物。饮食方面以易消化、清淡饮食为主,逐渐添加辅食,避免短时间内杂食或摄入过量,加重宝宝的肠胃负担。
02:24
儿童拉肚子吃什么药
许多原因都可以导致儿童拉肚子,要根据具体的原因,对因治疗。因为饮食不当造成的消化不良导致的拉肚子,建议选择助消化的药物,如益生菌等。病毒感染导致的病毒性腹泻,建议及时补充水分和补液盐,避免脱水或者电解质紊乱,同时口服蒙脱石散等药物。细菌感染导致的拉肚子,口服抗生素治疗。除上述口服药外,外寒、伤食、脾胃虚寒导致的儿童腹泻还可选择治疗。它是纯中药成分萃取而成,有健脾温中、散寒止泻的功效,起效较快,且操作方便。
宝宝拉肚子能吃鸡蛋吗
宝宝拉肚子的时候不建议吃鸡蛋。因为鸡蛋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并且蛋白质分子比较大,吃后不容易被消化吸收,而且本身宝宝在拉肚子期间,身体过于虚弱,尤其是肠胃道消化系统功能下降,吃鸡蛋可能会刺激到宝宝的肠胃道粘膜,反而出现加重病情的症状。此外当宝宝出现拉肚子的症状时,建议家长应当及时的带宝宝到当地正规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明确病因,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才有助于缓解宝宝的症状。同时更要注意给宝宝调整饮食结构,以清淡和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并适当的多喝些温开水。
语音时长 01:08

2021-05-28

76816次收听

宝宝拉肚子可以喝奶粉吗
宝宝拉肚子的情况下可以喝奶粉。但是要把奶粉冲稀一点,如果是混合喂养的宝宝发生了拉肚子的情况,减少母乳喂养,增加奶粉喂养的次数。母乳喂养不利于拉肚子的治疗,会加重拉肚子的症状,也不利于宝宝平时的护理。采用纯奶粉喂养的方法,有利于拉肚子的恢复,宝宝由于脾肠不足的一个生理特点,容易发生拉肚子的症状,平时不合理的饮食以及不合理的护理会导致肠胃功能下降,引起消化不良或者是积食等病症。添加辅食的宝宝出现拉肚子,最好以流质半流质饮食为主或者是减少辅食的量,以奶粉喂养为主。拉肚子比较严重时,需要及时的就诊,查明拉肚子的病因,对于相关药物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1:25

2021-05-12

73691次收听

小孩呕吐可以喝水吗
小孩呕吐可以喝水,但是要小口喝。小孩呕吐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可能是因为各种原因对呕吐中枢造成刺激引起的,在呕吐时会排出比较多的水分和其他的营养物质,如果呕吐严重,很有可能会出现脱水的情况。因此小孩呕吐可以适当的喝一些水,能够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但是在小孩呕吐的时候要给小孩喝温热的水,不能喝凉水,否则可能会导致呕吐更加严重。另外,如果小孩呕吐严重时,尽量能够及时输液治疗,同时可能还需要使用由止呕作用和保护胃粘膜作用的药物。
语音时长 01:09

2021-04-20

106572次收听

小儿误食会腹泻吗
小儿误食是有可能会出现腹泻的症状。如果小儿吃了一些生冷的食物,比如说凉水以及冰淇淋的话,可能会出现腹泻的症状,因为小孩子的肠道比较娇小和敏感,所以说在吃了生冷的食物之后就有可能出现一系列的不适症状,腹泻就是其中的一种不适症状。如果小孩子吃了过多的水果的话,也有可能会出现腹泻症状。腹泻的原因有很多种,但是对于小孩子而言,应该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热食,比如说小米粥,八宝粥,热面条等食物。当小孩子误食,出现腹泻的情况时,就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适当的吃一些止泻药进行治疗,不能够延误病情,否则可能会出现肠胃疾病的发生,更加不利于小孩子的身体健康。
语音时长 01:14

2021-04-20

72248次收听

治疗小儿腹泻的药品
宝宝腹泻不仅会直接影响宝宝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如果护理不当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宝宝腹泻“对症下药”才是关键,看看哪些原因引能引发宝宝腹泻?小宝宝拉肚子的原因及对策
宝宝腹泻吃什么好
宝宝腹泻时,合理饮食有止泻作用。如胡萝卜汤可消食止泻;栗子糊可缓解因着凉受寒引起腹泻;姜茶可缓解因着凉、积食引起腹泻;石榴茶可调理脾胃、收敛止泻。
01:56
儿童急性腹泻按摩哪里最有效
小儿急性腹泻按摩腹部、肚脐、天枢、龟尾等穴位都有止泻的效果。患者如果腹泻得很重,临床上有一些穴位按摩效果是非常好的,但是家长单独掌握和操作有一定的难度。急性腹泻常见的有手上的穴位,有脾、胃、八卦、板门等。但是一般操作的穴位位置和手法非专业认识是很难掌握的,需要由专业的大夫进行操作,否则可能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所以腹泻较重,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
小儿拉肚吃哪些药好
小儿拉肚可根据症状给抗炎治疗、吃避免脱水、止泻的药物。细菌感染后,要给抗炎治疗;病毒感染,需给对症避免脱水、止泻的药物;过敏孩子也可能出现经常性腹泻,要到专科医院进行专科诊断后,给予相应治疗。小孩拉肚子是临床上常见症状。小儿拉肚是大便的性状变得不太正常,像拉稀便、稀糊便、稀水便或脓血便,这都属于拉肚子状态。小孩引起拉肚子原因最常见是消化不好;小孩脾胃比较弱,如果吃得不合适、受凉,就可能出现拉肚子。小儿拉肚子时需给饮食上的调整,尽量清淡饮食、少量多次,这样能够改善孩子的消化道的紊乱情况;因为肠炎引起拉肚子,如较常见秋季腹泻、夏季的细菌性肠炎,需到医院进行检查后,确定是细菌或病毒性感染,进行针对治疗。
语音时长 01:33

2019-09-16

54947次收听

宝宝拉肚子吃什么
家长发现宝宝拉肚子时,不要再给他们吃不好消化的食物,可以吃一些胡萝卜汤,胡萝卜中有钾元素与果胶,可以让大便成形,从而缓解宝宝拉肚子的状况。还可以给宝宝喝鲜奶、熟苹果泥等,宝宝拉肚子期间的饮食,要保证清淡,生冷刺激性的食物不要吃。
宝宝急性腹泻怎么办
当宝宝出现急性腹泻的情况以后,家长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比如说帮助宝宝轻柔按摩腹部、做好饮食调理、采取药物治疗,以及补充锌元素等等治疗方式,但家长们在采取药物治疗的时候,需要注意一定要听从医生的指导和建议选择药物,不要自我盲目决定。
孩子拉肚子拉水怎么办
养育孩子,需要父母们倾注很大的心血,孩子在身体成长的时候,难免会不适应外界的变化,继而出现诸如拉肚子拉水等不良症状,这种情况下,爸爸妈妈需要注意及时给孩子补充体液、注意孩子的卫生情况、注意孩子的饮食质量,以及注意防止孩子腹部受凉,而导致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