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投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多动的儿童不一定是多动症

发布时间:2020-09-1651356次浏览

日常生活中或在医院门诊经常能遇到一些家长互相讨论或咨询,孩子太爱动是不是多动症?如今的父母对孩子太过关注,孩子爱动或不爱动都成了他们心里的负担。事实上儿童期多动是这个年龄段的一大特点,是生理心理发育的必经过程。而多动症患儿多有以下特点:

1、注意力不集中

注意缺陷是多动症的核心症状,可表现为“听而不闻、视而不见”。

2、学习困难

多动症患儿不一般不存在智力障碍,注意缺陷和多动直接影响有效信息的输入从而导致学习失败,表现为手眼协调困难、记忆困难、写字凌乱歪扭、整体把握困难等等。

3、冲动行为

多动症患儿容易过度兴奋,做事欠考虑,行为冲动,不顾及后果。

4、过度活动。

过度活动表现为与实际年龄不相称的活动水平过高,部分患儿在婴幼儿时期就有所表现。

特别提醒老师和家长切不可轻易给儿童扣上多动症的帽子,更不可一味地批评、指责甚至打骂,以免给儿童带来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应密切关注儿童的动态成长与变化,多给予心理指导和帮助,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关推荐

小儿多动症不治疗会不会自愈
小儿多动症不治疗,自愈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小的。其实小儿多动症,多动只是一个表现,最根本是因为脑子的一些神经递质调节障碍,肾脏腺素能、神经递质、5-羟色胺体系调节障碍以后导致了注意力缺陷,不能够集中精力干一件事情,所以才导致多动,一会戳一戳前头,一会走,一会坐不住,这种孩子是这个原因导致的。所以,多动症孩子自愈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当然他有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比如一些电子产品的使用、家庭的不和谐对孩子可能都有影响,还有注意力的缺陷,进行训练,那也得需要训练才能好。所以,小儿多动症自愈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一旦诊断多动症,最好还得需要家庭、社会、学校、药物等综合的治疗手段,才能够使病情得到缓解。
语音时长 01:05

2021-06-25

92931次收听

01:39
多动症孩子是缺锌吗
不一定缺锌,小孩的多动症的原因主要是脑功能的障碍,这种脑功能障碍最主要的是一些脑神经递质的调节异常。现在研究发现是肾上腺素能递质,还有5-羟色胺系能递质有关系,缺乏微量元素目前研究不是主要的原因,可能跟微量元素的缺乏,甚至没有任何的关系。所以,小孩的多动症得经过专科的医生进行综合的判断,决定治疗的方案。多动症是由于脑子的障碍,导致注意力缺陷,跟微量元素的缺乏关系不大。所以,补充微量元素对于多动症可能改善是有限的。
治疗多动症运动方法
弱智儿童多动症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活动过多,注意力涣散,并伴有学习困难和行为障碍等特征,多动症的弱智儿童由于对视、听、触、嗅、味、平衡等感觉器官得到的信息不能进行很好的组织与分析,从而出现整个身体不能协调运作的现
导致了儿童多动症形成原因
多动症是孩子们常会有的疾病,儿童多动症也是较为高发的一个类型。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不断的导致孩子们患有多动症呢?下面,我们从以下的文章中了解下导致儿童多动症的原因是什么吧。1.精神发育受损或成熟延迟是导致儿童多动症的原因之一。此类儿童行为较幼稚,动作笨拙,协调性差。孩子的母亲在孕期或围产期时并发症
多动症的药物治疗方法
关于治疗小儿多动症的中成药,我们已经为大家介绍了很多了,平时如果我们发现了孩子出现了多动症,首先应该去正规的医院做好相关的检查,及时的去就医。确诊以后,可以尝试以上的药物治疗。
儿童多动症能治愈吗
儿童多动症它是一个神经精神系统的一个疾病,在临床上也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因为随着大家对这个病的认识的加深,家长和学校也逐渐认识到它不是一个一般的孩子的调皮的问题,它可能是一个多动症的一个问题。那么对于多动症,目前也是有一些药物进行治疗,药物可能有一定的副作用,所以会产生这样一个问题经过治疗能够治愈吗,那么是经过一些调查显示是这样的,有一些孩子用药的,用药物积极治疗的孩子和不用药物进行治疗的孩子他的痊愈率更高一些,相对来说是更高一些。所以还是反过来也是证明了药物治疗还是有效的,有一部分孩子还是可以治愈,所以对于这个病我们要及早的进行干预和治疗,包括了药物治疗还有一些心理疏导,还有一些其他的行为治疗,这个都是并用的,我们要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来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如果病情轻的可能就选用行为治疗和心理干预,这些就可以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语音时长 01:41

2020-03-11

61665次收听

02:36
儿童多动症可以自愈吗
儿童多动症不能自愈。儿童多动症主要表现为多动,注意力不集中,易怒,学习障碍。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多动的症状和冲动的症状会有所缓解,特别是多动的症状缓解的比较明显,但是注意力不集中和冲动的症状,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并不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愈,多数会延续到成人期。对于多动症的孩子,不应歧视,不应打骂,以免加重孩子的精神创伤。对儿童多动症必须进行药物治疗,要取得良好的疗效,必须患儿、家长、教师、医师的互相配合。一旦诊断多动症,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的诊断和治疗,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靠它自愈。
儿童多动症要怎么治疗
儿童多动症要通过感统训练、生物反馈等物理疗法应对,严重者要借助药物治疗。儿童多动症,是脑功能紊乱造成患儿情绪不稳、爱动、爱闹。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不要对孩子特别严厉,要关爱和格外关注患儿。多动症是一种疾病,不是顽皮捣蛋的表现。平时要进行训练,如感统训练、生物反馈方面治疗。可适当进行户外运动,如游泳、轮滑、骑自行车等协调平衡性运动,可改善情绪波动、焦虑等症状。若孩子多动症比较明显,通过生物反馈、感统训练等物理疗法得不到缓解,同时有明显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习成绩、影响其他孩子时,要采用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前要到专科神经内科医院诊断,采取相应药物治疗,能取得良好效果。
语音时长 01:56

2020-01-03

57078次收听

小儿多动症可以治好吗
随着现在目前社会的医疗水平越来越发达,我们大家不必担心,如果小儿多动症在规范的治疗下是能治好,能够治好的,只要是小儿多动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而且要去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目前市面上治疗多动症的药物也很多,我们要规律的服用药物,不能盲目的停药。因为小儿多动症,如果我们在他的儿童时期不治好,以后大了以后会发展成人格偏执障碍,社会功能障碍对她以后社会交往、社会的适应性,社会的功能都会有损失,所以小儿多动症,我们家长要知道多动症,不能忽视,不要认为它是孩子调皮了。如果诊断了多动症,我们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采取正规的治疗,采取药物治疗是一方面,另外还有躯体的训练,还有来自我们家长、社会的共同关心,这种多动症的孩子不要歧视他,不能因为说这孩子调皮捣蛋,有的老师就不爱管他了,这种孩子因为他也比较敏感,因为他学习成绩差,要得到老师的关注,对这种孩子我们绝不能歧视。
语音时长 01:35

2020-01-03

55636次收听

02:33
多动症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目前,多动症就诊的患儿中,一般都是学校的老师反应孩子上课闹、不注意听讲、学习成绩差、注意力不集中等;家长反应孩子在家安静不下来,行为动作比较多等。多动症的检查,首先要做智力筛查,排除是否智商低下引起的多动症;其次,要检查孩子是否有孤独倾向,排除孤独症引起的多动症。排除以上原因引起的多动症,目前多动症的检查主要是通过量表检测,一般有专业的老师、医生做检查,通过设置一些量表,让家长与孩子、老师共同配合测试完成;另外还要网上做一些生物反馈的检查,明确诊断以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02:11
儿童多动症的治疗
儿童多动症鼓励先做心理疏导,六岁以上可以考虑药物治疗。根据家庭或者社会关系人物的协调来做治疗。五岁以下的孩子不主张用药物进行治疗。六岁以上药物治疗一般选择精神科方面的药物,属于神经兴奋性类的药,需要专科医生来开。有时候也可以尝试用中医进行治疗。中医治疗一般是从心肝入手,宁心安神、祛风止痉、健脾益气。儿童多动症也叫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一旦确诊后需要找专业的医生做治疗,切忌病急乱投医,到处看病。
小孩子多动症症状
多动症患儿的不良症状,首先是意志软弱,情感动摇,是非常不稳定的,自控力缺乏;其次,就是情感飘忽,小小事情都会大发脾气;再者,情感简单,十分天真,有时哭有时笑;最后,就是容易激惹,无法控制好自己的感情,性情浮躁。
02:05
多动症原因
多动症的原因没有完全明确,但发现和遗传,解刨结构,神经递质,不良好的家庭因素有原因。1、多动和遗传有的关系。例如,双胞胎中的一个小孩有多动症,另一个小孩的发病率会很高,父母若患有多动症,孩子的患病率会增高。2、多动症和解剖结构有关系,多动症患者额叶部位和尾状核缩小。3、多动症和神经递质有关系,如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分泌不平衡可以造成多动症的发生。4、不良好的家庭环境因素也是导致多动症发生的原因。
多动症检查
多动症目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并不是很明确。多动症的诊断是临床诊断,但要除外一些其它的类似于多动症的疾病。例如精神发育障碍或者存在自闭症。在诊断多动症时,第一会给儿童做一个发育评估,明确儿童的智力发育是否正常。如果儿童的智力明显低下,这时要考虑一下是否存在其它因素。第二会进行多动症的一个评估。主要是进行多动症及注意力的评估。第三会做血清的测定。如果儿童存在其它的得了类似于多动症的疾病,可以做头颅核磁、脑电图、代谢筛查等来进一步除外一些其它的器质性疾病的可能性。
语音时长 01:22

2019-06-06

55537次收听

多动症的最佳治疗方法
多动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患者患病后多数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等的现象,对于孩子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要治疗多动症疾病会要注意选择科学的方法来治疗疾病,比如结合孩子的实际要求孩子、正确的引导孩子、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养成好的生活习惯等。选对了方法才能让孩子的病情尽早得到控制,缓解孩子的不适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