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黄体功能不全诊断标准
发布时间:2020-09-1652040次浏览
近几年,女性不孕人群越来越多,许多女性备孕很长时间还是没有动静,难免心情烦闷。医学不断的飞速发展,检查出导致女性不孕的原因也越来越多,其中黄体功能不全比较容易被忽视。黄体功能不全是现在女性比较常见的疾病。它是女性内分泌失调的重要表现,也是导致女性不孕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黄体功能不全是指黄体发育不良或过早退化。在黄体功能不全的妇女中,因孕激素分泌不足,子宫内膜的分泌反应不良,缺乏接受孕卵种植的准备,故而导致不孕。
黄体功能不全的诊断依据:
①测定基础体温:正常排卵后体温升高0.3℃以上,若排卵前与排卵后的体温差小于0.3℃,或基础体温曲线上升缓慢且波动较大,或高温相持续的天数少于11天,则黄体功能不全可能性大。但一般需要观测三个周期以上才有意义;
②月经来潮12小时内取子宫内膜活检:了解子宫内膜腺体分泌的程度,黄体功能不全表现为子宫内膜分泌反应不良;
③孕酮水平水平:有条件的医院,可以于排卵后一周左右测定孕酮水平:如果孕酮峰值小于10ng/ml(一般正常值是14 ng /ml以上),可认为是黄体功能不全。
相关推荐
黄体功能不全会有哪些症状
如何治疗黄体功能不全
黄体功能不全怎么引起的

黄体功能不全也就是黄体功能不足,它是一种有排卵性的异常子宫出血,主要发生在生育年龄的女性,这样的女性在临床上一般它是有周期性排卵的,所以它的月经是规则的,但是月经周期是受缩短的。因为卵泡可以正常发育,也可以正常排卵,但是在黄体期的时候,由于黄体功能不足,孕激素会分泌不足,所以导致黄体过早的衰退,从而导致子宫内膜分泌反应不良,所以黄体期缩短在临床上表现为整个月经的月经周期会出现缩短的现象。许多原因会可以造成黄体功能不全,所以女性在卵泡期时,卵泡的雌激素缺乏,这卵泡发育缓慢,雌激素分泌减少,对下丘脑、垂体卵巢的正反馈不足,卵巢本身发育不良,排卵后形成颗粒细胞的黄素化不良,从而也会导致孕激素房分泌减少等等。
黄体功能不全有哪些症状
黄体功能不全有什么症状
黄体功能不全复发的危害
告诉你黄体功能不全复发有什么危害?现在很多女性都患有不孕不育,到医院检查,很大一部分都是因为黄体功能不全而导致的,黄体功能不全不但影响生育能力,还会危害女性的身体健康。
黄体功能不全如何注意饮食
黄体功能不足是一种因为黄体发育不良和功能不全,孕激素分泌不足,为子宫内膜分泌不良伴有月经失调的综合征,黄体功能不足导致女性不孕的人们越来越多,因此对于黄体功能不足的注意事项也有很多。
黄体功能不全会胎停吗
黄体功能不全会导致胎停吗?黄体功能不全是会导致不孕的,所以出现了不孕,那么一定要对黄体的功能进行检查,但是黄体功能不全是否会导致胎停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希望大家多注意。

排卵期促黄体生成素多少正常
在女性的月经周期中呈现波动性变化。在月经周期的前半期,也就是卵泡期,一般正常值在2到10U/L左右。在月经中期的中间,也就是排卵期,一般在20到100U/L左右。排卵期随着LH峰出现,会诱发卵巢排卵。在月经周期的后半期,也就是黄体期,LH出现下降,恢复到2到10U/L水平。这是LH值的大致范围。促黄体生成素是由人体垂体分泌的激素,简称LH。它与垂体分泌的另一种激素,卵泡刺激素FSH具有协同作用,作用于女性的卵巢,促进卵巢生成雌、孕激素,以及部分雄激素。LH在排卵期会出现高峰,刺激卵巢排卵。这是LH的主要生理作用。

促黄体生成素正常值是多少
促黄体生成素,也叫黄体生成素,是由女性垂体分泌的一种激素。它与垂体分泌的另一种激素,卵泡刺激素协同作用,促进女性卵巢生成雌激素、孕激素以及部分雄激素。黄体生成素在卵泡期会出现峰值,促进卵巢排卵。黄体生成素在女性月经周期中是波动变化的。一般在月经周期前半期,即卵泡期,大致范围在2到10(单位/升)。在月经周期的排卵期,即两次月经中间时期,一般在20到100(单位/升)。在月经周期的黄体期,即后半期,一般又回落到2到10(单位/升)左右。绝经以后,一般在10到50(单位/升)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