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投平台,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肠息肉会癌变吗

发布时间:2018-10-1054763次播放

视频内容:

肠息肉是息肉的一种,指的是肠道粘膜上所有隆起性的病变,包括炎症性和腺瘤性两种。患者发现结肠息肉不必过于紧张,因为结肠息肉大部分都可以在内镜下做治疗。
进行治疗后或者在检查的时候会取病理,根据病理结果将它分为几种类型:第一个是炎性息肉、增生期息肉,这种息肉不会癌变。第二个是腺瘤性息肉,这种可能会发生癌变,但是腺瘤性息肉病发生癌变也需要条件,一般直径越大癌变的几率越高。随着现在肠镜的检查治疗手段趋于完善,如果患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则患癌的风险基本上不存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01:01
多功能手术床的结构与使用方法
多功能手术床常用于医院做常规手术、内窥镜手术等,是可以多个科室共用的一款手术床。一、结构多功能手术床主要由床体、床台、床面组成。二、使用方法第一步:在使用多功能手术床之前,应先检查多功能手术床是否处于安全状态,确保每一个部件都安装牢固,没有损坏或松动的现象。第二步:按下手按控制器面板上的电源开关,推动床台至合适位置,踩下锁定杆将手术台固定。第三步:根据手术种类将多功能手术台调整至合适位置,让患者躺在手术台上完成手术。需要注意的是,多功能手术床的承受重量有限,不要将物品、配件或重物放在多功能手术床上。
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术中要注意哪些
首先,医务人员经肛门缓慢导入内镜后,沿直肠与结肠逐渐向前推进,直至到达盲肠末端。随后缓慢回撤内镜,并仔细观察息肉部位,如息肉较小,可直接应用活检钳切除,如息肉较大,则需应用圈套器切除。如上述方法均难以切除息肉,则需在病变部位注入适量生理盐水,使病变完全抬起后予以切除。切除的息肉组织,随即会被送至病理科进行检查,明确息肉性质,并确认是否已发生癌变等。检查结果大约会在一周后领取。息肉切除后仍需定期复查,具体复查时间需由主治医生,根据息肉的大小、形态以及病理检查结果等综合决定。术中注意事项:为确保安全,术中应严格遵从医务人员指导,同时为便于导入内镜,并准确观察病变,术中还需要向肠腔内注入少量气体,部分患者可能会因此而出现腹痛或腹胀,如出现腹痛或腹胀,应尽量放松缓慢深呼吸,如腹痛或腹胀逐渐加重,且难以忍受,应及时告知医务人员。
语音时长 01:28

2022-10-11

49067次收听

02:33
肠息肉手术后饮食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肠息肉如果很小,在0.5公分或0.3公分,术后当天就可以回家,因为做肠镜时打气会引起肚子发胀,所以术后当天尽量少吃点儿东西,可以吃一些无渣的,比如喝一些热汤、烂粥让肚子舒服一点,之后要清淡的饮食,吃一些容易消化,所吃的食物要煮得很烂。因为刚做完肠镜,受了刺激了肯定是肠功能要慢慢恢复,所以应该吃一些容易消化的,肠息肉在1公分以下,0.5公分以上,这种情况需要住院并且建议控便三天,因为如果不控便,肠壁薄有可能会有穿孔。
02:32
做肠息肉手术需要住院吗
小于0.5公分,做肠镜的同时就可以给它切了。切完了以后,同时大夫就给送病理,一个礼拜病理结果就出来,可能是增生型的,有可能是炎性的,最不好的,可能就是管状腺瘤样的息肉。有可能一看息肉太大了,比如大于0.5公分,有0.8公分或者1公分,这样的人就不能切,切完了就容易肠穿孔。要是确实很大,如果有0.8公分、1公分左右的,我们建议最好是住院切除。住院以后切是一样的切,但是术后要控便,就是不让排便,因为排便会有肠蠕动,刚切完息肉场子薄容易穿孔。所以不能吃饭,在医院要输一些营养液。
肠息肉会不会遗传
肠息肉是一种有遗传易感性疾病,该病有可能会遗传。若父母或直系家庭成员患有息肉病,本人患病率会明显增加。
结肠息肉是怎么引起的
结肠息肉是指发生于结肠的息肉或者是息肉样病变,发生部位,包括结肠全程。按照解剖学来,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均可以发生。按照引起结肠息肉,病变的性质通常分为肿瘤性的息肉和感染性的或者是自身免疫性肠病所引起的炎症性息肉。肿瘤性息肉。又包括。原发于结肠粘膜上皮细胞的肿瘤性增生,比如绒毛状管状腺瘤,或者是管状腺瘤等。良性肿瘤,长期刺激,有可能恶变,还有一种是家族性的息肉病属于遗传性疾病,通常青少年开始出现。到成年以后,逐渐有恶变倾向,通常需要行,全结肠切除手术,才有可能获得治愈。而对于细菌性肠炎或者是自身免疫性肠病所引起的肠息肉,通常需要治疗原发疾病,比如细菌感染,或者是自身免疫性肠病,采用美沙拉嗪治疗,通常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语音时长 01:38

2020-03-31

65202次收听

十二指肠息肉是什么原因
十二指肠息肉的病因尚不明确,临床上没有任何的症状,主要通过内镜发现和内镜下治疗。其实息肉是一类疾病,主要长得像息肉,或者隆起的一小团的肉长到胃、十二指肠、小肠、大肠都可以有。长在十二指肠的息肉有几种可能性,一种是局部布氏腺增生,十二指肠球部主要腺体是布氏腺,可以分泌肠液很好的防护胃酸对十二指肠的损伤。而这种腺体如果在局部增生成为团块,其实此时的增生是簇状增生,一簇一簇的,也可以叫做息肉样病变。但本身对身体无害,也不会癌变,也没有任何症状,不用管。还有一种发病率很低,就是腺瘤,长的和息肉一模一样,其实就是息肉一种。取下一钳子检查,包住腺瘤,腺瘤有相当的癌变风险。尤其是绒毛状腺瘤。除绒毛状腺瘤,还有管状腺瘤、绒毛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十年癌变率可以达到40%,甚至以上。管状腺瘤十年癌变率10至20%。绒毛管状腺瘤介于两者之间,比如十二指肠息肉,其分为布氏腺增生产生或者腺瘤性,如果腺瘤性的要及时进行内镜下切除。
语音时长 01:47

2019-12-20

57167次收听

02:25
十二指肠息肉是怎么回事
息肉是一类疾病,胃、十二指肠、小肠、大肠都可以有。十二指肠息肉就是长在十二指肠的息肉,有几种可能性;一种就是局部的布氏腺增生,十二指肠球部主要腺体是布氏腺,可以防护胃酸对十二指肠的损伤。腺体如果在局部增生成为团块,这时候是簇状增生,可以叫做息肉样病变。但本身对身体无害,不会癌变,没有任何症状,不用去管它。还有一种发病率很低,就是腺瘤,包括绒毛状腺瘤、管状腺瘤、绒毛管状腺瘤,有相当的癌变的风险,尤其绒毛状腺瘤,十年癌变率可以达到40%,甚至以上。管状腺瘤十年癌变率10~20%。绒毛管状腺瘤介于两者之间,如果是腺瘤性的要及时进行内镜下的切除。十二指肠息肉,本身病因尚不明确,临床上没有任何的症状,主要通过内镜发现和内镜下治疗。
肠息肉是怎么形成的
大肠息肉的出现在生活中几率比较高,其实形成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和饮食因素有关,如果经常性摄入辛辣的食物就会形成大肠息肉,另外这和遗传性因素,炎症刺激又或者是粪便刺激以及异物刺激,都有着直接的关系,会危害到个人的身体健康。
肠息肉手术前后注意什么
肠道息肉的出现往往都会有着很多的危害性,所以就需要尽快的接受手术治疗,其实在接受手术治疗前后都有一些注意事项,手术之前建议接受全面的检查,手术之后日常的饮食就应该引起重视,千万不要选择刺激性的食物,也应该注重饮食的卫生。
肠息肉早期症状
肠道息肉早期通常没有症状,患者通常是在进行结肠镜体检,或者因其他症状进行肠镜检查时被发现。在肠息肉的晚期,患者会出现消化道出血或梗阻、腹痛、便血、黏液血便的。肠息肉的危害性比较大,很多大肠癌是由肠息肉演变而来的,所以及早发现肠息肉是预防大肠癌的主要手段。所以对于40岁以上或有大肠癌高危人群的患者,以及部分有便血、黏液浓血便的患者,要及早进行结肠镜检查,特别是这种检查有利于发现早期的息肉,早期切除,从而预防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利于患者的健康。
语音时长 01:32

2019-10-11

58056次收听

肠息肉术后注意什么
肠息肉作为常见的消化道的疾病,在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下,检出率越来越多。一般来说,肠息肉检出以后,均需要及早进行切除,可以采用镜像切除,或者住院手术切除的方式。我们接下来给大家讲一下手术后注意事项,息肉手术以后,需要引起患者及家属重视,妥善护理。其注意事项根据是否住院不同,具体有如下:如果是在门诊切除息肉,建议患者术后四小时禁食,在四小时以后可以进食冷的、流质饮食。72小时以内避免剧烈活动和进食粗硬的食物。如果患者进行息肉切除当晚,进食辛辣刺激食物,可能会引起消化道出血,需要进行止血治疗。住院患者建议术后24小时绝对卧床休息,要观察腹痛和大便情况。如果发生剧烈的腹痛,伴有鲜血便或者暗红色血便,应立即联系医生,并根据情况再实行肠镜检查,观察是否出现迟发性的消化道出血。
语音时长 02:01

2019-10-11

63966次收听

肠息肉是怎么引起的
之所以会出现肠息肉,和许多因素有关系,比如平时喜欢吃高脂肪、高蛋白、很少吃高纤维的食物,患肠息肉的几率会大大增高。另外,胆汁代谢紊乱,遗传因素,肠道炎性疾病,基因异常,生活习惯不好等也会诱发肠息肉的出现。
01:43
肠息肉切除后注意事项
进行肠息肉手术,需要在患者的肠子上切除息肉。需要在患者的肠子上,切一块小东西。在做完肠息肉手术以后,肠子就会变得很薄,就会容易导致出血现象的发生。所以,患者的肠息肉切除以后,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在一般情况下,患者在肠息肉术后,要注意禁食2天到3天的时间,患者在禁食期间,只能喝水;第二,在做完肠息肉手术以后,患者最好不排便。因为肠息肉手术,就会切除肠息肉段的肠子,当肠子切除以后,就会变薄。当患者排便的时候,就会有肠蠕动的情况发生,而当肠蠕动的时候,就容易引起肠穿孔的出现;第三,患者在术后吃饭,应该注意少食多餐,要注意先吃流食,再吃半流食,再过渡到普食。如果患者是正常排便,没有腹痛,没有出血,就可以出院。
肠息肉是怎么得的
肠息肉的形成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遗传因素,二是后天的习惯。目前医界对大肠息肉的成因有多种观点,但都难以解释清楚息肉形成的具体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