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的初期症状
发布时间:2021-06-09111865次播放
视频内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得了甲流要注意什么
甲流潜伏期有传染性吗
甲流类型分为几种

甲流的分类,相对来说有比较多的种类,因为甲流分类主要是依靠的病毒外膜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来区别。其中目前来说国际上已经公认的血凝素有18种,而神经氨酸酶有11种,所以不同的血凝素和不同的神经氨酸酶组合就是一种甲流的类型,比如常见到的H1N1、H5、H7N9等等。从临床上来说,甲流可以分为轻型和重型以及危重型,主要是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来判断。如果患者仅仅有发热、呼吸道症状或者全身肌肉酸痛,这些全身中毒症状来说,病情相对稳定,发热逐渐的好转这样一个过程,可以诊断是甲流轻型。但是患者如果持续3天以上高热不退,出现呼吸急促,或者临床症状加重、呼吸困难等等的表现,尤其是如果合并老年或者免疫力比较差的这些患者,有进展到重型或者危重型的可能,这是临床的分类。
甲流初期症状
甲流发烧多长时间可以好

甲流一般发烧几天
人感染甲型流感病毒以后,常可以迅速出现发热,多为高热,体温可以迅速升高至39度~40度。甲型流感病人,在没有并发症的情况下,一般体温3~4天可以逐渐恢复正常,周身症状逐渐好转。但是对于一些高危人群,比如说大于65岁的老人,小于五岁的儿童,合并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以及妊娠期妇女,这些高危人群常可以并发肺炎继发细菌感染,此时他的发热的时间就会相应的延长。所以甲型流感病毒感染以后,一般在没有并发症的情况下,发热可以维持3~4天以上。

甲流白细胞高吗
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后引起病毒性肺炎的时候,一般外周血白细胞是正常的或者是降低的,对于继发细菌性肺炎的患者则会出现外周血白细胞的升高,伴有中性粒细胞比例的升高。同时还合并外周血炎症指标,比如说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的升高,当外周血出现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以及外周血的炎症指标升高的时候,要高度警惕。甲型流感病毒引起肺炎同时继发了细菌的感染,此时除了给予患者特异的抗病毒药物还要给予相应的抗细菌治疗。

甲流和乙流的区别
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的区别,是甲型流感病毒的抗原变异速度比较快,常常出现新的亚型,常可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大流行。而乙型流感病毒的抗原变异速度较慢,仅仅引起局部的小流行,所以甲型流感对人类的危害大,重症患者病例数多,但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病人,他们的临床表现是相似的。另外甲流和乙流的治疗上都应用特异的抗病毒药物,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这也没有明显的区别。

得了甲流要注意哪些
得了甲流以后要注意:第一,症状变化。患者会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等呼吸道表现,也有全身肌肉酸痛、头痛等表现,全身症状要大于呼吸道症状。患者要监测体温变化,对呼吸道症状也要注意密切监测。如果持续三天以上发热不退,呼吸困难加重,憋气越来越重,就要及时就诊。如患者年龄较大,合并症较多,就可能发展到重症或者危重症。第二,对于一般患者要注意居家隔离,因为甲流是呼吸道传染病,感染甲流后,要做好居家隔离,避免传染他人。

得过甲流还会再得吗
感染甲流病毒以后,完全有可能再次感染不同的病毒亚型。甲流就是感染甲流病毒。甲流病毒根据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可分为很多亚型,比如H1N1、H7N9等。目前已知的血凝素有18种,神经氨酸酶有17种,病毒感染不同的病毒亚型以后,可以根据病毒亚型产生抗体。但是对于其他病毒亚型的感染,并没有完全的防护力。感染不同的亚型,可以出现交叉免疫,但是不能够保证对于所有的病毒亚型都产生免疫力,而且感染病毒以后产生的抗体,并不能维持终身。
甲流死亡率等同季节流感
甲型流感闹得全世界沸沸扬扬的,投入巨资去预防,然而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授说,甲型H1N1流感的死亡率没有疫情发生之初时想象得那么严重,可能仅与普通季节性流感死亡率相当。
如何预防校园甲流
以往流感的流行多由甲型流感H3N2和乙型流感病毒所致,因此人群中对这两类病毒有一定的免疫性,而甲型H1N1病毒的流行已多年少见,新型的甲型H1N1病毒,人群中对它几乎没有任何抵抗力,使得甲型流感病毒可以轻而易举在校园中造成流行。因此,预防校园流感责任重大,预防工作必须做细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