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投平台,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枕骨大孔与小脑幕区别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1-07-09102568次收听

语音内容:

枕骨大孔和小脑幕是颅脑的两个重要结构。其实在临床上,因为小脑幕是介于小脑和大脑之间,在大脑发生病变的时候,特别是病变体积比较大,比较严重的时候,一部分脑组织会经过小脑幕向下方发展,临床上把它叫做小脑幕切迹疝。小脑幕是位于小脑和大脑之间,在发生大脑病变的时候,一部分大脑的组织会挤占小脑的位置,从而引起临床的一些症状和体征,也是一种比较危急的情况。而枕骨大孔是位于小脑的下方,就是脑干和脊髓交界的部位,在小脑发生严重病变的时候,一部分小脑组织可以经过枕骨大孔进入到椎管内,从而挤压延髓造成一些临床的情况,这部分小脑组织通常是小脑扁桃体,所以常常形成小脑扁桃体的枕骨大孔疝。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脑疝患者经积极的手术治疗,免受并发症的威胁
颅内高压是颅脑创伤患者常见的临床现象,也是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死残的重要原因,因此,对于颅内高压一定要重视,做到早期发现和规范处理,否则可能会导致脑疝的出现。一名女性患者因为交通伤枕部着地,就医后发现脑疝的情况,经过手术治疗以及其他对症治疗措施,患者恢复良好,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车祸导致创伤性脑疝,手术治疗一个月病情趋于稳定
创伤性脑疝是一种严重的颅脑损伤,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具有发病急骤、进展迅速、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等特点。45岁男患者因车祸伤及头部昏迷不醒,导致创伤性脑疝,来我院就诊,情况紧急,对患者进行了紧急处理,经过5个小时的手术治疗后,患者生命体征基本趋于平稳。住院治疗一个月后,病情趋于稳定。
01:49
脑疝如何紧急处理
在到达医疗机构之后,可以通过快速输注脱水药物比如甘露醇来控制脑疝的进展,同时应积极地完善必要的急诊手术之前检查,尽快进行手术,通过手术的方式来处理相关的病变,缓解颅内压增高,改善脑疝的情况。在手术之前,应尽快完善必要的神经影像学检查,一般最常用的是头颅CT检查。CT检查能够明确引起脑疝的原因,比如出血、外伤、脑梗死等原因,以及这些病变的具体部位,有助于明确患者的具体情况。脑疝患者经过急诊的药物治疗、完善神经影像学检查和手术治疗这三方面,通常能够得到有效的处理。
01:53
脑疝最好能恢复成什么样
恢复程度主要取决于原发病和救治的时间,如由于外伤、急性硬膜外血肿造成的脑疝患者,若能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清除血肿,可恢复到完全正常,和普通正常人无明显差别。对于颅内肿瘤、脑内出血引起的脑疝患者,其恢复效果明显差于硬膜外血肿的患者。此类患者若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有希望恢复意识状况的。由于出血和颅内肿瘤的影响,患者可能会遗留一定程度的偏瘫或者其他神经功能障碍,难以生活自理。对于一些更加严重的脑疝,有时来不及救治,就足以危及生命。
02:03
脑疝不动手术能活多久
脑疝是临床上比较危急的一类情况,特别是小脑幕切迹疝和枕骨大孔疝,一旦发生则应该及时果断地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手术。如果错失手术治疗的时机,则可能发生严重的危及生命的后果。对于小脑幕切迹疝而言,患者可能在数小时之内就足以危及生命,而对于枕骨大孔疝,可能在数分钟之内可能会危及心跳和呼吸,使患者出现心跳和呼吸骤停。脑疝是临床上非常危急的一类情况,一旦发生,应及时手术治疗,否则对患者的生命和神经功能恢复都会有严重的影响。
01:55
脑疝病人有可能恢复吗
脑疝病人是否能够恢复,取决于脑疝的类型、救治的时机以及原发病的治疗情况。大脑镰下疝,是最容易恢复的一类脑疝,将病变切除之后,脑组织能够得到复位,患者的功能也能够得到有效恢复。小脑幕切迹疝,如果切除了幕上的病变,患者的功能也是可以得到有效恢复的。枕骨大孔疝是比较严重的一类脑疝,在脑疝发生之后,患者迅速出现心跳呼吸骤停,这种情况是非常难以恢复,甚至没有手术治疗的机会。临床中重在预防,危重的患者,需要短时间内,多次进行神经影像学检查,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和颅内压增高的情况。
01:56
脑疝病人痛苦吗
脑疝的患者是临床上比较危重的一类情况,大部分脑疝的患者在脑疝发生之后都不会有明显的意识、感觉和知觉,特别是小脑幕切迹疝、枕骨大孔疝的患者通常是深度昏迷的状态,对周围的环境、人物不能感知,甚至对疼痛刺激都没有反应,这个时候患者对自身的痛苦也不会有所感知。而对于大脑镰下疝的患者,只是因为一侧的病变,使大脑组织通过大脑镰下向对侧移位。这种情况患者保留有一定的认知功能,和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这类患者在整个过程中会感受到一定的痛苦。所以脑疝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分析。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常见吗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常见。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是先天性发育性异常引起的疾病,是由于后颅窝和后脑组织发生的畸形。普通人群的发病几率在0.9%,普通小孩发病几率在0.6%,患病年龄是在一岁到60岁左右,65岁出现此类疾病的人群比较罕见,而且临床医学上证明女性的发病几率稍比男性还要多。小脑扁桃体下陷畸形多数是由于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后颅窝中线结构生长发育异常,可能会在大声咳嗽、打喷嚏、大笑的过程中诱发出现。发育比较缓慢,一旦发病症状就比较严重,会出现脑干功能障碍。
语音时长 01:10

2021-05-10

84617次收听

脑疝严重吗
脑疝是脑移位性的改变,神经破坏,影响一系列的功能和运动,是非常严重的一种脑部疾病。在终末期时,死亡率较高。
脑疝会复发吗
脑疝是脑出血后的一种严重现象,若外伤所致一般是不会复发;如果因颅内压增高引起,有复发的可能。
脑疝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颅内压增高是发生脑疝的先决条件,另外脑疝的发生与颅内压的高低及其增高的速度有关。
什么是脑疝
脑疝是神经外科常常遇到的一种危重急症,在很短的时间内危及患者的生命,需要谨慎及时进行救治。我们的颅腔是由大脑镰、小脑幕,分为幕上左右以及幕下三个腔室,幕上和幕下通过小脑幕切迹相交通。幕下与椎管通过枕骨大孔相交通,两侧的大脑半球是由大脑镰下的间隙相交通。颅脑损伤包括颅脑肿瘤,它的病变部位首先会出现颅内压的增高,由于颅腔是密闭的,压力由高处向低处传递,但是大脑镰、小脑幕阻止的压力自由传导,一部分脑组织会向这些交通孔道移行,突出形成脑疝。小脑幕切迹和枕骨大孔中有中脑和延髓,人体脑干是人体最重要的脑组织,脑疝将其压住,往往会发生严重的脑干损伤,所以脑疝是颅内压增高引起的必然结局,是一种严重的危象。常见的脑疝有小脑幕切迹疝和枕骨大孔疝两种。小脑幕切迹疝是在原有的颅内压增高的症状上,会有头痛加剧,意识障碍加深,很快会出现昏迷,患侧的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随之会出现双侧的瞳孔散大。再一个是对侧肢体运动障碍,慢慢的会出现四肢挺直,头颈过伸、角弓反张的去大脑强直状态,生命体征紊乱。凡有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出现头痛加重,是由清楚转为嗜睡、瞳孔散大、侧肢体活动减少等等,都需要考虑到脑疝,需要紧急处理。枕骨大孔疝是一般是由小脑挫裂伤引起,以及小脑部位的肿瘤引起的。它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患者突然由轻型转为昏迷、呼吸慢,而且不规律。瞳孔也是先双侧道通红,先缩小后散,对光反射消失,短时间内会出现呼吸停止。
语音时长 02:50

2018-12-13

56929次收听

什么是去骨瓣减压
去骨瓣减压,顾名思义就是将骨头去一块,然后促使颅内的一些压力进行得到释放。第一点,骨头大家都知道是不可以移动的,而且也没有药物能使骨头移动。在这种情况下,颅内出现了压力增高的情况下,就会造成脑疝。我们就要有一个释放的途径。临床上最常见的释放途径就是去骨瓣减压,将骨头去除一部分,并且将硬脑膜剪开,这样一些压力就会从去骨外的地方释放出来。第二点,减压,我们减压的目的主要是因为颅内的压力过大,会造成一些神经细胞受到挤压,就会坏死,从而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甚至致残致死。因此我们将这部分压力得到释放,就会挽救一些神经组织。这就相当于一袋麦子,然后泡在水里边它会膨胀。这个时候你只有把外边的编织袋剪开一个小口,将它的压力释放,才能够让麦子正常的生长,而不至于整个麦子全部在一个袋子里捂死。所以同样的目的,我们去骨瓣减压就是为了能够使神经细胞得到重新的缓解,得到一个缓冲。
语音时长 01:44

2018-11-29

58943次收听

什么情况下去骨瓣减压
有一个金标准就是脑疝。一旦任何脑部疾病到达脑疝这种程度,必须要去骨瓣减压手术。那么什么情况下能造成脑疝?我们常见的重度的颅脑外伤,比如车祸,或者是高空的坠物,这种造成的严重的颅脑损伤,一定要进行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再就是大面积的脑出血,脑出血一般情况下都是超过30毫升,并且造成了昏迷,意识障碍等等这些情况。再就是大面积的脑梗死,大面积的脑梗死之后,会伴随着脑部严重的肿胀,肿胀的程度在后期也会表现出脑疝的情况。因此一旦发生了大面积脑梗死,我们要尽早的治疗,这种方式就是开颅进行去骨瓣减压手术。还有一些其他的情况,比如肿瘤生长,也会在导致脑疝的情况下,以去骨瓣减压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因此对于去骨瓣减压手术来讲,脑疝是金标准,然后再就是其它的一些情况要酌情地对待。包括有一些去骨瓣之后,查看颅脑压力还是比较可以的情况下,根据具体病情具体对待,也可以将骨瓣进行安放。当然这都是后话。在一些脑疝的情况下,一定要积极的进行去骨瓣减压手术,这样才能够保证患者的生命的安全。
语音时长 02:00

2018-11-29

51484次收听

颅骨修补的材料都是什么
颅骨修补手术,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手术方式。目前来讲,因为各种原因,它的材料也很多。第一点,自体颅骨瓣的修复,任何原因需进行开颅手术,在切取颅骨瓣后,不能立即原位回植,可经自体皮下埋置保存留用。自体颅骨一般情况下并发症比较少,修复外形是满意的,但是需要再次手术增加病人痛苦,并且存在颅骨吸收变小甚至坏死,或者修复之后松动固定不稳的缺点。所以在临床上很少使用自体颅骨。我们一般情况下还是用一些金属修复的材料,目前最常用的就是钛网板,有的也用钛网,也有的用钛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要通过颅骨修补达到解剖和生理的复原,对于外貌的美观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说在术前,医生会根据整体的缺损状态进行评估,也就是三维重建。发回到厂商里边去特制,也就是个人定制一个钛合金的钛板,在患者的头上进行一些修复工作,这样更加符合患者的个体的需求,最后用螺丝钉固定,基本上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语音时长 01:44

2018-11-29

54207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