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投平台,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女性输尿管结石的症状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1-01-15109559次收听

语音内容:

女性输尿管结石跟男性类似,常见的症状是小便红色,结石伴随有嵌顿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腰背部以及小腹部两侧剧烈的疼痛感觉。如果输尿管结石伴随感染的情况下会表现出排尿次数增多,并且还有尿痛感觉。结合发病比较急,伴随剧烈疼痛以及尿血现象,可以对输尿管结石进行初步诊断。
为了更确切了解结石部位以及肾脏、输尿管积水的情况。还需要就诊到当地的泌尿外科,辅助泌尿系的彩超x线拍片或者ct等相关检查。根据检查提示可以首选体外震波碎石处理。或者考虑经皮肾或者经尿道取石处理。
在平时需要注意多饮水,可以防止钙盐在泌尿道沉积。有效预防肾脏输尿管结石。定期做全面的体检,可以及时发现泌尿道结石,及时处理。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拔双J管后腰部隐隐酸痛是否正常
拔双J管以后,多数情况下患者没有什么明显的不适。如果出现后腰部有隐隐的酸痛,这个也是在拔管的过程当中,刺激所导致的,一般来说,过个一两天,这个症状就会消失。当然是不严重的,也不用担心什么,患者多喝点水,多排排尿,慢慢的这些症状都会消失的。因为双J管在体内一头在肾里面,另外一头在膀胱里,两头是弯曲的,在拔的过程当中,肾里面那一头,自然就会勾到,或者划到肾盂,或者输尿管这些部位,有的人体质比较敏感的,就会引起肾盂、输尿管的不适,或者痉挛,这些方面的疼、不适,所以就会出现腰部隐隐酸痛,但一般很快就会消失。
语音时长 01:15

2021-07-09

73058次收听

01:55
拔双J管后腰部隐隐酸痛正常吗
双J管拔出后,多数情况下患者无明显不适。如果出现后腰部有隐约酸痛,其是在拔管过程中受刺激所导致,一般经过一两天后,该症状即会消失。当然,其并不严重,也无需过多担心,患者多喝水,多排尿,然后症状都会渐渐消失。因为双J管于体内一侧置于肾内,另外一侧在膀胱内,两头呈弯曲状,在拔出过程中,肾内一侧,自然会勾到,或划到肾盂,或输尿管等部位,若病人体质较敏感,即会引起肾盂、输尿管的不适,或痉挛。因为以上部位出现疼、不适,所以单只腰部隐隐酸痛,但一般很快即会消失。
输尿管结石手术后需要休息多久
输尿管结石手术后一般需要二至四周左右的时间。具体的休息时间安排需要结合手术方式以及术后的恢复情况而决定。如果是经尿道方式取石,相对来说恢复较快,经过两周左右可恢复正常,达到正常的起居以及日常工作。但是需要避免重体力劳作或者是剧烈运动。切开手术方式取石由于损伤相对较大。愈合恢复时间较长。所需要休息时间也可能会更久。术后良好的休息有利于损伤创面的愈合恢复。为了促使术后更好的恢复,需要在饮食方面适度增加肉类、蛋类等营养食材。身体状况许可的情况下可以适度散步活动,不能长时间卧床休息。还需要增加饮水量,可以促进排尿量增多,缩短输尿管结石术后的恢复时间。
语音时长 01:15

2021-01-15

90878次收听

输尿管结石会复发吗
输尿管结石有可能会复发。特别是不当的饮食习惯,缺乏饮水,而且经常坐着或者卧位。容易导致钙盐在泌尿道沉积而再次形成结石。为了降低输尿管结石的复发几率,首要的是在生活中养成饮水习惯,并且坚持每天有一定的运动量,可以避免钙盐沉积。也有利于已经形成的细小结石随尿液一并排出。饮食方面还需要避免高钙以及高草酸类的食物。尽量减少食用动物的内脏、豆类、菠菜等。在天气炎热的环境大量出汗后,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可降低尿液中钙的浓度,从而避免钙沉积而形成结石。这样都可以有效预防结石复发。一旦是观察到尿液颜色发红,腰背部以及腹部疼痛不适感觉,需要及时就诊到泌尿外科。辅助超声尿液化验,必要时输尿管造影等检查明确诊断。
语音时长 01:24

2021-01-15

90517次收听

输尿管结石患者可以艾灸吗
患上输尿管结石应了解相关的知识,因为它不仅给患者带来了身体的疼痛还有精神的伤害,输尿管结石患者生活中也要注意自己的饮食,那么输尿管结石患者能艾灸吗?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输尿管结石病变时会引起什么症状
输尿管结石,属于泌尿系统中常见的一种疾病,一般是肾结石在排出的过程中,受到阻力堵在输尿管的狭窄地方导致的,如果输尿管结石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导致结石没有排出,结石可能会越长越大,而输尿管结石病变时有哪些症状呢?
输尿管结石能不能完全治愈
输尿管结石的出现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也给患者的身体带来很大的危害,因此患者都希望能够治好它,但是治疗的方法有很多,那么输尿管结石可以完全治愈吗?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内容吧。
输尿管结石冬季如何锻炼
输尿管结石冬季如何锻炼?这是很多患者及其家属关心的问题。相关泌尿系统专家建议,得了输尿管结石应该早发现早治疗,防止严重并发症出现。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适当的运动也可以改善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结石常用3种药物
输尿管结石是危害很大的疾病,所以患者要做到重视治疗,此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对于较小的结石可以服用药物,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输尿管结石常用3种药物,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缓解输尿管结石疼痛
输尿管结石常常引起腰痛,严重的病人常常会引起肾脏绞痛,疼痛比较剧烈,发病比较突然,临床上很难缓解。通常需要药物干预来缓解输尿管结石引起的疼痛。首先患有输尿管结石不要过度的活动,注意卧床休息,避免过度的活动造成结石下行,会引起剧烈疼痛。如果输尿管结石引起的疼痛不是特别厉害,可以口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比如布洛芬或阿司匹林等等。其次,输尿管结石引起的疼痛,可以应用钙离子拮抗剂比如硝苯地平缓释片缓解输尿管的痉挛,减轻疼痛。另外,654-2和黄体酮注射也可以缓解输尿管痉挛,减轻输尿管结石引起疼痛的一个比较好的药物,对上述药物作用不明显的,可以选用吗啡类的药物来镇痛。
语音时长 01:32

2020-01-07

62004次收听

02:23
输尿管结石是由什么引起的
输尿管结石多是由于肾内结石活动之后,掉入到输尿管内,停留在狭窄部位,最常见的部位:肾盂肾耳连接部、膀胱壁内段、输尿管的末端,还有输尿管跨卡血管的地方。还有一些输尿管狭窄的患者,结石多继发于狭窄部位以上。此外输尿管口的囊肿也可以继发输尿管结石。一般输尿管上段结石,很容易通过彩超发现,通常发现肾脏积水的血管扩张远端,可以发现输尿管结石。对于中下段的输尿管结石,超声检出率的敏感性要明显降低,原因可能是肠道对彩超下结石的诊断有很大的干扰。当结石移到盆腔之后,彩超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敏感性下降,此时可以通过CT检查,可以发现输尿管结石是否排出。
02:28
输尿管结石痛怎么缓解
输尿管结石疼痛可以口服止痛药缓解,最有效的方发是及时排出结石。输尿管结石堵塞输尿管后,肾盂内的尿液不能顺利排出,会产生严重的肾绞痛,患者坐立不安,难以忍受,可出现肉眼血尿。还可伴随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以及尿频、尿急等症状,需要急诊止痛治疗。常用药物为非甾体类抗炎药,如芬必得、泰诺林等,但可能对消化道产生一定的副作用。还可以用曲马多、杜冷丁、吗啡等强效止痛剂。或应用黄体酮、山莨菪碱等M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等α受体阻滞剂缓解疼痛。患者需要多饮水、多运动,促进结石排出。肾绞痛一般是阵发性发作,可自行缓解或服药后缓解,最有效的缓解方法是结石自行排出或取出,可通过体外碎石、输尿管支架植入、输尿管镜取石。
输尿管结石的症状
输尿管结石有其典型的临床表现,它的典型的表现是肾绞痛合并血尿。这种绞痛往往是发生在患侧,突发的腰腹部的剧烈疼痛,伴有同侧下腹部会阴区的放射性疼痛。血尿可以为镜下血尿,也可以为肉眼血尿。而这种疼痛往往它的特点是突发突止,疼痛突然发生突然中止。对于输尿管下段的结石,这种肾绞痛的症状并不典型,往往表现为下腹部的坠痛或者像同侧会阴区、睾丸、大阴唇的疼痛;还有一部分患者输尿管下面的结石表现为剧烈的尿频、尿急的症状,并没有疼痛的症状,与前列腺增生或急性尿路感染极易混淆。还有一些输尿管结石停留在输尿管内,但是没有引起梗阻的症状,没有肾积水,它就没有疼痛的症状,往往于体检的时候发现。
语音时长 01:28

2019-12-20

53108次收听

02:00
输尿管结石的治疗方法
输尿管结石如果直径不足5毫米不需要过度干预,有可能可以自行排出;如果届时直径大于5毫米,那么可以接受体外冲击波治疗;如果治疗失败可以接受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如果小于5毫米可以自行排出,不需过度干预,在排石期间需密切观察,患者需要多饮水、多运动,若发生肾绞痛,可以口服一些解痉止痛的药物来缓解症状。结石若大于5毫米,一般很难自行排出,需要干预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种:一、首选体外冲击波碎石,采用超声或者X线将结石定位后,用冲击波将结石击碎成碎块后排出。二、若体外冲击波碎石失败,需选择输尿管镜下的气压弹道或者钬激光的碎石治疗。三、若输尿管存在狭窄,手术输尿管镜碎石失败,需选择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或者腹腔镜输尿管切开碎石取石。
02:03
输尿管结石能自己排出吗
临床中,输尿管结石根据大小会选择一些治疗方式。如果输尿管结石的直径小于零点六厘米,一般有自己排出的可能性,但与输尿管结石的位置、形状都有关系。如果输尿管结石超过零点六厘米,单纯自己排难度就很高。这个时候,一般建议患者做体外碎石,把石头打成比较小的块,或打成粉末排出来。这个时候一般不疼,但是因为输尿管很长,一般为16到20公分,输尿管结石从输尿管这么长的过程当中走,可能会卡在某个地方,发生肾绞痛。如果发生肾绞痛,还是需要及时的处理。所以石头的大小,是能不能排出的一个客观指标,但是还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如果频繁的绞痛,或频繁地卡在某个地方过不去,那个时候就不要勉强,应及早处理,做体外碎石能够及早治疗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