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投平台,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儿童抽动症能不能治好

发布时间:2021-06-25100777次收听

语音内容:

儿童抽动症当然是可以治好的,抽动症毕竟是脑功能的紊乱,是由于神经递质,肾上腺功能神经递质,还有5-羟色胺类的神经递质调节、分泌发生的障碍,导致了神经大脑皮层的控制运动的这部分神经,出现异常的放电,出现的异常的调节,导致了肌群进行抽动的过程,完全可以通过药物,通过外部减少刺激这些方法来进行治疗的,所以是可以治愈性的疾病。
当然,为什么出现神经递质调节异常,可能跟遗传因素、基因突变等等有一定的关系,但是目前还不是特别的清楚,但是通过规律性的用药、规律性的监测、规律性的随访,完全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能够控制抽动的发生,甚至逐渐可以停用药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01:45
小儿抽动症可以治愈吗
小儿抽动症是可以治愈的。小儿的抽动症也是小儿常见的神经行为的异常,主要表现出来是局部的肌群不自主的抽动,最常见的表现是眨眼睛、挤鼻子、弄眼,甚至肩膀抽动、甩头这些动作。它的发病的原因不是太清楚,但是据现在研究的基本机制,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递质发生了调节的障碍所引起来的,所以通过外部环境的调节尽量避免这种刺激因素,然后再辅助一些药物的治疗,往往抽动症还是能够控制的,所以完全是可以治愈的疾病。
01:57
小儿抽动症针灸可以治好吗
针灸是中医的治疗手段,是通过刺激穴位,达到神经反射调节的作用,从理论上说,是可以治疗抽动症的,但是抽动症最主要的发生机制,是由于神经递质调节紊乱所致,所以西医的治疗是最主要的,而针灸只能起辅助治疗,或者只能治疗轻度的抽动症。而对于比较严重的,伴有秽语综合征的,就是除了抽动之外还有其它的症状,可能单纯的用针灸,控制效果并不是太理想。当然,针灸治疗需要专业的中医科医生,进行辨证施治,需要专科的医生进行诊治。
小孩抽动症怎么治
小儿抽动障碍的治疗,要先找原因,看看孩子家里有没有诱发的精神因素,或者在学校里有没有跟同学关系不好,打架或者受同学欺负,还有一些家里的管教特别严格,或者是报了一些不喜欢的学习班,比如有些孩子到练琴就烦躁,然后可能会很抵触,引起一些神经和心理方面的改变。治疗这个病,首先要找到诱发孩子心情不高兴的这些原因,另外就是看看他最近有没有感冒、支原体感染,有没有哮喘、过敏,然后再进行治疗。首先从中医方面治疗,中医当然要辨证论治了,比如患儿最近有没有外感,有没有情绪引起的,中医讲的是情致内伤,还有最近有没有睡眠障碍,把这些原因都找到以后,通过清肝、清心安神,或者健脾益气,有的孩子因为脾虚再加上肝旺,另外可能又伤食,然后同时可能最近又有一些心情不愉快,或者受到高压,我们就会从这些方面结合中医的角度入手来治疗。从西医角度来治疗,一般都是用一些对神经系统的阻断剂,比如氟哌啶醇、硫必利或可乐定这些药物来治疗。这些治疗有治疗计划,一般治疗在一年左右,要坚持正规的治疗。建议小孩可以先吃中药,看看中药效果,如果不行,再配合西药治疗,中西结合治疗。还有一些孩子在治疗前,最好是去儿童心理门诊做一次咨询,看看有没其他的问题。另外治疗前最好做一个脑电图、风湿以及抗O(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的筛查,排除有没有其他的合并症、共患症,除外以后再选择一个治疗方案。
语音时长 02:57

2020-03-09

57917次收听

02:02
儿童抽动症能否治好
儿童抽动症治疗后预后一般良好。用中药治疗孩子大部分效果都很好,但是有些患儿在治好以后,可能由于各种原因,比如精神受到刺激或情绪出现波动、最近考试、家里要求严格、挨打或父母吵架等,从而引起病情反复。但是反复以后再治疗还是能够控制的。孩子在儿童期出现抽动症状,确诊后应及时治疗,大部分治疗效果良好。如果年龄偏大,比如12岁甚至18岁以后发病,病情反复发作,或者社会、家庭关系比较复杂,或同时伴有其他共患症,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治疗相对困难,有时不能完全治愈。
02:46
小孩抽动怎么办
如果小孩出现抽动障碍以后,家长不能随便根据网上的知识进行判断,如果怀疑孩子是抽动障碍症的话,最好是带宝宝来医院,让医生来甄别,排除一些其他的可能引起抽动的病以后,才能考虑抽动障碍。一旦孩子得了抽动症,家长也不要紧张,它不会引起生命危险,只是孩子的行为和心理会受到一些影响。不过有些有抽动障碍的孩子还会有一些伴发病,所以医生也要根据孩子的共患病的情况来做一些针对治疗。一般来说,孩子如果说抽动的症状比较轻,一般可以做一些心理调适,如果说愿意治疗的话,可以先尝试吃药。如果说比较重的话,还是建议孩子去做一个儿童心理咨询,然后多管齐下。
小儿抽动症怎么预防
小孩经常地抽动,到医院诊断了抽动症以后,很多家长问,抽动症能不能预防?小儿抽动症,是属于慢性的、神经精神障碍性的疾病。目前本病的病因,尚未完全的明确,因此无法进行针对性的预防。但目前有研究表明,冲动症的发生,可能与遗传、母孕期及围产期异常、感染、社会心理应激因素有关,故应积极地防治,各种围产期的异常,做好孕期的保健,防止早产、过期产、出生时的窒息等,各种的产前、产后、产时的异常情况,还应积极防治感染性疾病,有研究报道,部分患儿发病,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所以要预防感染。另外还须防治,精神过度刺激、惊吓,慎用中枢兴奋性的药物,同时需家长密切的观察,如果在孩子不自觉地,出现抽动症状的时候,家长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就诊,避免延误患儿的病情,对患儿的愈后,也极为重要,应积极防治,各种围产期的异常,做好孕期的保健,同时密切的注意观察,患儿如果有抽动症的话,应该尽快的去专科医院,专科医生那里就诊,早发现早治疗,很多都是可以缓解的。
语音时长 01:43

2019-12-20

56361次收听

小儿抽动症会自愈吗
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患有了抽动症,非常的焦虑,一直在疑虑这个问题。多年以来,许多医生认为,抽动障碍是一种可自愈性的疾病,不必采用特殊的治疗,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许多病人症状迁延、治疗困难,甚至会导致为终身的疾患。你像由22个国家参加的,3500名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病人,综合治疗研究中,在接受治疗的情况下,约19.4%的病人,16岁以后仍然症状明显,没有自愈性的报道。据分析,自愈性的概念,主要是以偏概全所知,许多人将暂时性的抽动障碍,病程不超过一年,与慢性抽动障碍和抽动秽语综合征,混为一谈,所以得出了错误的结论。严格来讲,抽动症愈合的程度,与年龄有密切的关系。发病年龄越早,经过早期的治疗,治愈的可能性越大。一般在青春期,治愈的可能性比较大,但由于部分家长,对儿童的抽动症意识不足,或者把它当做小儿发育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的现象,未能及时的注意,而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抽动症,并非一个自愈性的疾病,一旦发现,要早发现,早治疗,要早去专科医院就诊,以免因为错过了最佳的时机,而延误治疗。抽动症的愈合程度,与年龄是有密切关系的,发病年龄越早,经过早期治疗治愈可能性越大。
语音时长 01:58

2019-12-20

68971次收听

小儿抽动症的症状有哪些
经常有家长问,小儿抽动症的症状是什么?自己的孩子,是否有抽动症的症状?抽动是指身体任何部位,肌群出现不自主的,无目的的、重复的、快速的收缩动作,与其它的运动障碍是不同的,抽动是在运动功能,正常的背景下发生的,它是不可受控制的,且非持久性存在的。抽动可以分为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抽动。运动抽动是指头面部、颈肩、躯干、四肢肌肉不自主、突发、快速的收缩运动,表现为眨眼、撅嘴、皱鼻、摇头、耸肩、甩手、举臂、踢腿、收腹动作等,发声抽动,累计呼吸肌、咽肌、喉肌、口腔肌和鼻肌的抽动,这些部位的肌肉收缩,通过鼻、口腔、咽喉的气流,产生发生,表现为发出吸鼻声、清嗓声、尖叫声,犬吠声、秽语等。抽动症状通常从面部开始,逐渐发展到头、颈、肩部肌肉,然后波及躯干及上下肢。抽动的表现形式多样,和有各种各样的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抽动的频率和强度,在病程中呈现波动性的一个特征。新的抽动症状可以代替旧的抽动症状,或在原有的抽动症状上的基础上,又出现新的抽动症状,可以因某些诱因,而使抽动症状加重或减轻,也可以暂时或长期自然缓解。许多抽动障碍的患者,与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前,自述身体局部有不适感,包括压迫感、痒感、痛感、热感、冷感和其它异样的不适感。这种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之前,出现的身体局部不适,称为感觉抽动,也被称为一种先兆症状。
语音时长 02:22

2019-12-20

54373次收听

如何区别抽动症和多动症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在我国称为多动症,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类心理障碍,表现为与同龄儿童相比,具有明显的、持续的注意力不集中,以活动过度、任性、冲动和学习困难,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心理行为障碍。而抽动症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全身肌肉的运动性的抽动,以及喉部发声抽动。部分抽动症患者,可能伴发多动症。对抽动障碍患者而言,多动症症状,常出现在抽动之前,较抽动症的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早2~3年,并且在重度的抽动患者中,较常见,多动症状也可以,抽动障碍的抽动症状相伴出现,导致学习困难和人际关系不良。多动症的症状,可在抽动之前,也可以出现与抽动障碍、抽动症状相伴出现。一旦出现多动症状,那么家长应该警惕,是否会发生抽动,应该去专科医院就诊,及时的给予治疗,可以避免抽动的发生。多动的患儿,家长不需要过度的焦虑。一般来说,有专业的药物治疗,是可以得到缓解和治愈的,发生多动症状,家长不要过度的责备患儿,要从心理上,各方面进行鼓励和安慰,及时上医院就诊,得到药物的治疗,可以缓解症状。
语音时长 02:03

2019-12-20

65334次收听

02:33
小儿抽动症如何预防
小儿抽动症,是属于慢性的、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本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因此无法进行针对性预防。但目前有研究表明,冲动症的发生,可能与遗传、母孕期及围产期异常、感染、社会心理应激因素有关。故应积极地防治,各种围产期的异常,做好孕期保健,防止早产、过期产、出生时的窒息等,有研究报道,部分患儿发病,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所以要预防感染。另外还须防治,精神过度刺激、惊吓,慎用中枢兴奋性的药物。同时需家长密切观察,如果孩子不自觉地,出现抽动症状的时候,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就诊,避免延误患儿的病情,对患儿的预后,也极为重要,患儿如果有抽动症,应尽快去专科医院就诊,早发现早治疗。
小儿抽动症的症状有哪些
小儿抽动症表现为简单的症状,比如说突然出现的,短暂的,没有意义的动作,像是眨眼,噘嘴,张嘴等症状,还有就是一些复杂的动作,比如说咬唇,拍手,后仰,弯腰等动作,抽动症患儿还会发出一些声音,比如说吸鼻,清嗓,咳嗽等症状。
儿童抽动症能治愈吗
一般情况下,如果儿童所患的抽动症比较轻微,通过行为等药物控制是能够尽早治愈的,但是如果症状比较明显,都需要长期的服用精神类的药物进行治疗,这时能否治愈还需要经过漫长的治疗过程而定,如果患儿在成年之后,抽动症的相关症状表现没有发作或者是已经消失,则表明已经治愈。
儿童抽动症如何治疗
儿童出现抽动症时,首先要对患儿进行心理行为疗法,分析患儿心理因素,寻找诱因并积极消除这些诱因;还要注意进行行为矫正;如果上述治疗效果不佳,可以选择氟哌啶醇、硫必利、阿立哌唑等药物进行治疗。
儿童抽动症吃什么药
目前临床中对抽动症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最常用的药物是氟哌啶醇。若症状较轻,可以服用硫必利,又称泰必利;还可以服用安定类药物,如地西泮或硝西泮。除药物治疗外,心理疏导也很重要,在某种程度上比药物治疗还重要。经过药物治疗,若患儿症状仍然得不到缓解,可以采取外科手术治疗。
小儿抽动症如何用药
因为小儿抽动症属于比较严重的病症,而且很容易给患儿的身体带来各种不适的症状表现,威胁到患儿的身体健康。所以必须要早日接受治疗,而目前治疗这种病症的药物有很多,比如氟哌啶醇以及可乐定等。除此以外,也可以考虑采用泰必利以及利培酮的药物,但是必须要遵照医生的医嘱来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