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受累的同-肠段呈均匀一致的变化。开始主要是粘膜充血、发红,水肿,血管纹理紊乱、模糊,半月襞增厚,肠管常呈痉挛状态。之后,粘膜面变得粗糙,出现大小一致分布的细粒子,组织变脆,自然出血或接触出血。腔内有粘液性分泌物。进一步发展,粘膜出现糜烂,伴有许多散在分布的黄色小斑,系隐窝脓肿形成后脓性分沁物附于腺管开口之故。溃疡较小而表浅,形态不规则,针尖样、线形或斑片状。排列无规律,围绕肠管纵轴和横轴相互交错。周围的粘膜也有明显的充血、糜烂等炎性反应,表面附着黄色和绿色的粘液脓性分泌物,几乎没有正常的残留粘膜,就像地图一样。
②缓和期内镜像:主要表现为粘膜萎缩和炎症性假息肉。病情轻者,炎症消退后肠粘膜充血,浮肿也消失,溃疡缩小呈细线状或愈合消失,渗出物吸收。溃疡性结肠炎病理变化较浅,一般不超过粘膜下层,不形成纤维化和伤痕,可完全恢复正常。慢性持续型或复发缓解型病例,肠粘膜萎缩性变化,颜色苍白,血管纹理紊乱,粘膜失去正常光泽,略有干燥。一些残留粘膜岛由于上皮和少量纤维组织的增生而形成假息肉。假息肉的特点是:体积一般较小,无蒂;体积较大者,与结肠癌不易区别。除假息肉外,有时还可见粘膜桥,是由于溃疡反复发作,而边缘上皮增生,在溃疡上相对愈合连接,形成两端与粘膜面连接而中间悬空的桥状形态,意义与假息肉相似。溃疡性结肠炎严重且反复发作者,晚期可出现肠管缩短,结肠袋消失,肠腔狭窄,粘膜面粗糙呈虫咬样,形成x线上所谓铅管样结肠。
③爆发期间镜像:病变累积全结肠,肠腔扩大,正常形态消失,结肠袋和半月褶皱消失。粘膜明显充血、糜烂、出血、溃疡形成,大粘膜剥离,形成假膜结构。此期肠壁薄,容易引起穿孔,除非诊断不明,否则可进行肠镜检查,检查时一般插入乙状结肠明确诊断即可,不进行全结肠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