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指的是肠黏膜的隆起性病变。一般来说,肠息肉是一种良性病变,它可小至芝麻、绿豆,也可大至核桃,数量可从一个至数百个不等。根据息肉的性状,可以分为带蒂息肉、亚蒂息肉、扁平息肉。肠息肉根据其病理性质可分为新生物性、炎症性等5种。其中新生物性即肿瘤性,主要指肠腺瘤,是肠息肉中最常见的,占70%~80%,可能会癌变。
大多数肠息肉没有症状,如果息肉持续成长或恶变,便血、大便表面带血、腹泻、便秘、腹胀、腹痛等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就会出现。但是从临床症状来看,大肠息肉很难确诊,确诊大肠息肉主要依靠一系列的检查。直肠指诊可触及中低位直肠息肉。大肠息肉在钡剂灌肠下表现为肠道粘膜的局限性填充缺损。纤维肠镜可以观察整个肠粘膜,发现和诊断息肉。因此,肠镜是诊断肠息肉的黄金标准。
肠息肉是定时炸弹,容易变成癌症
肠息肉容易变成大肠癌。疾病从口中进入,许多疾病是由饮食引起的。不仅与食物的不干净有关,还与食物消化吸收后形成的大便积聚在大肠内有关。现代人肠息肉甚至大肠癌的概率不断的上升,可以说与我们的饮食习惯有直接的关系。不良的饮食习惯,促发了这些疾病的产生。专家提醒,大肠癌(包括结肠癌、直肠癌)大多由肠息肉演变而来,一旦肠里面有息肉,就跟癌沾上边了。通过肠镜检查,可以尽快发现并切除息肉,降低肠癌的发病率。
在内镜下,可以从形状上大致判断息肉的良恶性。一般来说,带蒂、直径小于2厘米、表面光滑、活动性好的息肉往往是良性的。粘膜下扁平,直径2厘米以上,表面出血,溃疡,常常表示息肉恶化。息肉恶变的概率与息肉大小有关,美国一项研究显示,直径小于1厘米的息肉恶变率约为1%,大于2厘米的腺瘤46%是恶性的,1~2厘米之间的腺瘤仅10%恶变。
另外,利用色素内镜和放大内镜等技术,根据息肉表面的腺管开口类型,可以初步判断病变类型和性质。当然,只有通过活检和病理检查,息肉的性质才能最终确定。
如何预防肠息肉
1、水果、蔬菜和全谷有助于预防肠息肉:这些食物富含纤维素,可以降低肠息肉的风险。此外,水果和蔬菜还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可以预防结肠癌。
2、不吸烟、饮酒可预防肠息肉:吸烟、过量饮酒可增加肠息肉和肠癌风险。女性每天饮酒不应超过150,ml,或360,ml,或40,ml,男性不应超过女性的两倍。如果有结肠癌家族史,特别要减少吸烟和饮酒,降低发病风险。
3、坚持运动,保持健康体重:控制体重可独立降低结肠疾病风险。建议每周5次,每次至少运动30分钟。如果每天能进行45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那么在降低肠癌风险方面效果会更好。
4、有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压力是重要的癌症诱因,中医认为压力引起过劳体虚,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体内代谢紊乱,体内酸性物质堆积的压力也会引起精神紧张、气滞、毒火内陷等。
5、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农作物,家禽鱼蛋,发霉的食品等,要吃一些绿色有机食品,要防止病从口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