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新冠状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但据报道在新冠状肺炎患者的粪便中检测出病毒。那么新冠病毒可以通过粪便传播吗?
在某些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的粪便中检测出2019-nCoV核酸(新型冠状病毒)阳性,可能提示粪便中有活病毒存在。此前,观察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有腹泻症状,消化系统可能是传播途径,实验室证明大便和肛门擦拭器中发现了病毒核酸。虽然还没有检测到活病毒,只是核酸检测呈阳性,但是有活病毒的概率非常高。因此,新型冠状病毒也有可能通过粪便途径传播,或者通过含有病毒的粪便形成气溶胶再传播。
粪口传播是传播途径,常见情况是感染者和病原体携带者不洗手接触食物,有可能吃病原体。如果该病原体可以通过消化道传播,就可能造成感染。目前,新型冠状病毒通过消化道传播的证据不足。消化道可能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途径之一,但尚未得到证实。我们更应该担心的是粪便和不洗手的接触传播。
现在只在患者的粪便中检测出新的冠状病毒,是否意味着粪传播,需要进一步科学证明。即使存在,也不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作为呼吸道传染病,以飞沫和接触传播为主。目前,不知道新型冠状病毒在粪便中能存活多久,但一些病毒在粪便中存活时间长,可达数日至一周以上。就像冠状病毒的SARS病毒一样,可以在腹泻患者的粪便中生存5天以上。
为了有效应对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感染患者和治疗过程中污水对环境的污染,规范医疗污水的紧急处理,消毒要求,保护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相关部门也制定了处理方案,要求接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和疑似患者诊疗的定点医疗机构(医院、卫生院等),相关临时隔离场所和研究机构等,产生的污水作为传染病医疗机构的污水进行管理,强化杀菌消毒,确保排水粪大肠菌群数等各指标达到医疗机构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