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投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垂体瘤如何治疗才是正确的

发布时间:2020-09-1653790次浏览

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增大,身体抵抗力越来越差,患病的几率越来越大,当我们身体出现异常的话,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特别是在垂体瘤高发的今天,一旦出现垂体瘤相关病症,要及早去检查,选择正确的治疗方式,才能帮助患者有效治愈,那么到底垂体瘤如何治疗才是正确的?

垂体瘤的治疗可以分为外科治疗与内科治疗两种。

外科的手术治疗是最有可能实现根治垂体瘤的首选疗法,它为患者提供了疾病彻底治愈的希望。

手术方式一般分为两大类,开颅手术和经蝶入路手术。经蝶手术,就是采用不开颅的治疗方式,借鼻腔通道,经蝶窦直达垂体肿瘤。 与开颅手术治疗相比较,它具有肿瘤暴露佳,创伤和危险性小,颅面外观无损伤,疗效好、根治率高等优点。适合经蝶手术的垂体腺瘤有:1、垂体微腺瘤(直径<1厘米);2、侵犯蝶窦的腺瘤;3、向鞍上扩展而未向鞍旁扩展的垂体腺瘤。

内科治疗一般会首先药物的治疗方法。服用多巴胺激动剂类药物已经有多年的临床应用经验,其中最为患者常用的是溴隐停,这种药物在多数患者中能够有效的控制泌乳素腺瘤的症状,对其他类型的腺瘤也有一定的作用。药物治疗有他的缺点,治标不治本,一旦停药就会复发。从外科的角度看,此药的应用会引起肿瘤收缩使质地变韧变硬,增加日后手术治疗的难度。

综上所述,垂体瘤的治疗还是要根据实际病情,遵照医嘱,选择正确的治疗方式,只有这样治疗的效果才会显著。

相关推荐

乳头有白色分泌物意味着什么
乳头有白色分泌物,更多的是残留的乳汁所造成分泌物,一般妈妈在哺乳之后,乳汁的分泌也会逐渐的减少甚至消失。但是,也有一部分妈妈们,由于回奶太早,或者有过多的乳汁没有吸吮干净,在乳房里面沉积下来,形成像奶酪样,或者像豆腐渣样的陈旧性积乳。在某一个特定时期,这些陈旧性的积乳也可能顺着乳导管进入乳腺的开口,进入乳头的开口分泌出来。所以这种白色分泌物,一般并不用特别的担心。当然,哺乳期的白色分泌物就会更加液态,不是很黏稠,更加的稀疏,就是母亲的乳汁。还有一种情况,要小心是不是有泌乳素的异常,应该抽血查血一下泌乳素的水平是不是过高。有一种肿瘤叫垂体瘤,是长在脑子里的肿瘤,垂体会分泌垂体素到下丘脑,最终会刺激泌乳素的产生,引起乳房的泌乳。所以乳房上有白色的分泌物可能最终来源在脑子里边,这个时候还要做一个头部的核磁检查,看看有没有头部的垂体瘤。有可能要通过用药的方法,一般用溴隐亭来治疗泌乳素过高症,或者是通过手术的方法来解决掉颅内的垂体瘤。
语音时长 02:29

2021-11-05

75195次收听

垂体瘤有那些类型
对于疾病的分类是非常重要的,在科学迅速发展的这个时代,出现了越来越多疾病,也有了越来越多疾病的名称,垂体瘤在现在来说并不是少见的疾病,然而大家对垂体瘤的了解却是不多,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垂体瘤有哪些类型?
垂体瘤是怎么引起的
垂体瘤是怎么引起的?疾病的出现都有一定的诱因导致,垂体瘤是一种慢性病,发展的过程比较缓慢,一般属于良性肿瘤,但是患者朋友也不能掉以轻心,一旦发现要积极进行治疗,很多人并不知道引起该疾病的原因是什么,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垂体瘤是怎么引起的呢?
到底怎样能避免垂体瘤转移
临床上发现很多垂体瘤的患者治愈之后可能复发,这就给患者增加很大的压力,到底应该怎么避免复发,又怎样能避免垂体瘤转移呢?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垂体瘤的患者,其实做好防范措施是能够最大程度上避免垂体瘤转移的。
垂体瘤带来了哪些危害
垂体瘤带来了哪些危害?垂体瘤属于颅内比较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早发现早治疗,有很大的治愈几率,虽然该疾病发展比较缓慢,但是一旦发现,患者朋友还是要引起十二万分的注意的,如果久拖不治,危害极大,甚至会威胁生命,下面我们来具体看看垂体瘤带来了哪些危害?
垂体瘤的最佳治疗方案
垂体瘤的最佳治疗方案是什么?目前临床用来治疗垂体瘤的有手术,西药,中医治疗,对于患者最佳的治疗方案,就是专业医生经过诊治之后进行个性化施治,因为每个人的病情各不相同,身体状况也各不相同,下面我们来看看具体的治疗方法。
垂体瘤是恶性还是良性的
垂体瘤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垂体腺瘤,通常是一种良性的肿瘤。垂体瘤发病率其实很高,尸体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垂体瘤的发生率甚至高达17%~23%,但是只有1%的垂体瘤患者,可能造成临床症状。垂体瘤虽然是良性肿瘤,但是部分垂体瘤会有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征。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征主要是指这一部分垂体瘤,会有侵袭性的生长,即突破一个常规肿瘤的包膜,向周围的重要组织,比如视神经、颈内动脉、海绵窦浸润性生长。这种浸润性生长会使手术治疗很难彻底,手术治疗不彻底就会造成肿瘤复发。其次,还有一种罕见的恶性垂体肿瘤被称为是垂体癌,这种垂体癌在临床当中非常少见,但是它由于会产生远端的转移,所以一旦得了垂体癌,治愈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语音时长 01:16

2020-07-22

59901次收听

01:56
垂体瘤手术有什么风险
垂体瘤的手术风险主要来自于周围的一些结构。1、手术会造成颈动脉大出血,甚至引起致命性出血;2、可能术后出现视物不清,甚至失明;3、脑脊液漏,引起颅内感染,感染严重的有可能会危及到生命;4、术后出血,量大也会危及生命。
02:04
垂体瘤是怎么形成的
垂体瘤形成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现在认为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垂体细胞自身功能失常造成垂体细胞功能亢进,从而形成腺瘤;另一种是下丘脑调控机制缺失导致发出错误的冲动,从而引起垂体细胞功能亢进,引起腺瘤。同时,可能还会有一些其它细胞因子包括基因的参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垂体瘤的形成当中也发挥着作用。原癌基因的亢进和抑癌基因的失抑制,都会造成垂体细胞功能的异常亢进,形成腺瘤。此外一些细胞因子过多的分泌,可以导致垂体细胞功能失常,从而造成垂体细胞的亢进现象,引起垂体细胞增生。
02:30
垂体瘤治疗方法
垂体瘤可以使用手术治疗、放射性治疗和药物治疗。垂体瘤治疗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手术治疗,顾名思义是通过手术将垂体长成的瘤体去除。二、放射性治疗。三、药物治疗。临床上首选哪种方法,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一般有功能的大腺瘤肯定需要通过手术切除,只有将有功能的腺瘤切除后,激素水平才能恢复正常。药物治疗也是常用一个治疗手段,特别是腺瘤比较大,一开始不能进行手术切除时常常会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将瘤体缩小后再进行手术。放疗常常是作为一个辅助治疗,特别是术后的辅助治疗。
垂体瘤经鼻手术难受吗
垂体瘤经鼻手术不痛苦。做一些局麻手术有的人会觉得局麻手术太痛苦,特别疼。目前垂体瘤的手术都是全麻。不需要让患者在清醒的时候去做这个手术,所以患者一般都是美美的睡了一觉,醒来之后手术就做完了。以前开放式的手术,病人可能会觉得很痛苦,因为他能自己感觉到这种鼻腔的不舒服。现在的手术是手术以后填塞鼻腔,只是填塞一个鼻孔,并且只是填塞鼻孔的上方,保证这个鼻孔的下方是通气的,同时对侧也是通气的。和以前的只留口腔通气完全不一样,并且这种病人,做完手术以后,第二天就可以下地。术后四五天就出院了,所以说垂体瘤经鼻手术不痛苦,大家请放心,就像做了一个简单的鼻腔小手术一样。
语音时长 01:24

2018-10-26

52216次收听

垂体瘤脑鞍区如何检查
垂体瘤脑鞍区要做垂体鞍区的磁共振平扫,或者增强扫描,而不是做整个头部的磁共振平扫或者增强扫描。因为垂体非常非常小,不涉及到别的部位,所以也不需要进行多余的检查。垂体瘤是发生于鞍区的一个肿瘤,它的检查,往往就是以蝶鞍区的检查为主。不会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只是做一个垂体的平扫和垂体的增强核磁。如果要进行手术,需要对蝶鞍区进行副鼻窦ct的冠扫,以确保进行手术通路,提前有个预案。
语音时长 01:07

2018-10-26

58521次收听

垂体瘤的严重程度
垂体瘤是一种颅内的原发肿瘤,目前是倾向于一种良性的,本身也不会引起特别大的问题,如偏瘫、死亡,恶变率较低。比较严重的是肿瘤长大以后,压迫了视神经视交叉,导致的视力视野的改变。但如果发现比较及时,及早的进行手术,症状应该不会出现,甚至也不会加重。目前对垂体也不要特别过于紧张,主要依据垂体瘤的大小,是否有分泌的功能,以及侵袭性,来考虑预后。泌乳素型的垂体瘤,主要表现是女性的闭经泌乳,可以通过吃药控制。这种病人如果有主观意愿想去手术,可以手术,一般通过吃药就可以控制。生长激素型的垂体瘤,主要是表现肢端肥大,在肿瘤切完之后,病人就会表现四肢明显的感觉,麻木减轻以及有逐渐恢复的可能。还有库欣氏病,切完肿瘤以后,患者的血压、血糖以及皮肤指纹的表现,都会有所改观。
语音时长 01:43

2018-10-26

57691次收听

01:51
什么样的人容易得垂体瘤
目前垂体瘤好发于女性、青壮年,与精神的压力有关。还有与自身的激素分泌有关。有很多人可能因为一辈子不去医院检查也没发现垂体瘤。有些人因为身体的不适去做体检就发现垂体瘤。精神压力大、浑身乏力、月经不调、生活压力大、脾气暴躁或者不愿与人交流的人群,也需要警惕垂体瘤的发生。还有一部分病人,本身就有肿瘤的家族史,这种情况也需注意。垂体瘤是颅内的一种常见肿瘤,良性居多,现在发病率仅次于胶质瘤、脑膜瘤,大约有20%的发病率。
01:36
恩必普(丁苯酞)垂体瘤能吃吗
恩必普又称丁苯酞软胶囊,它是从西芹里面提出来的一种药物,是人工合成的消旋体,现有的适应症为用于治疗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长期给药能够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致血管性痴呆以及慢性脑缺血损伤致血管性痴呆患者的学习记忆能力,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认知和行为能力,减少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发生,具有良好的临床安全性。对于垂体瘤的治疗与应用,可能临床意义不是特别大。所以临床工作中,建议不要用丁苯酞治疗垂体瘤,但是它可以改善急慢性缺血性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