禚洪庆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元素摄入不足或流失过多导致的一种常见贫血类型。生活中,饮食习惯、慢性失血、胃肠道疾病等都是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常见原因。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采取措施预防和改善贫血状况。
1、饮食因素:饮食是影响铁摄入的重要因素。如果长期偏食或挑食,摄入的铁量不足,就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特别是一些人喜欢喝浓茶或咖啡,这些饮品中的物质会抑制铁的吸收。过多摄入含有维生素C的食物也可能影响铁的吸收。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菠菜等,有助于预防贫血。
2、慢性失血:慢性失血是导致铁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比如,痔疮出血、消化道溃疡出血等情况,都会导致体内铁元素的大量流失。遇到这种情况,积极治疗原发病是关键,同时遵医嘱补充铁剂,如硫酸亚铁片等,可以有效改善贫血症状。
3、胃肠道疾病:胃炎、肠炎等胃肠道疾病会损伤胃肠道黏膜,影响食物的正常消化和吸收。这些疾病还可能导致胃肠道蠕动加快,进一步加重营养物质的丢失。对于这类疾病,及时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如多潘立酮片等,能够帮助改善消化功能,促进铁的吸收。
4、其他因素:寄生虫感染和恶性肿瘤等也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寄生虫会妨碍铁的正常吸收,而恶性肿瘤则消耗大量能量和营养物质,影响身体对铁的利用。面对这些情况,及时的医学检查和治疗是必不可少的。
缺铁性贫血虽然常见,但通过合理的饮食和积极的治疗是可以有效预防和改善的。多吃富含铁的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能够帮助我们维持良好的健康状态。如果有贫血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循专业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