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投平台,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核磁共振和磁共振是一样的吗

发布时间:2021-07-2967033次播放

视频内容:

核磁共振和磁共振是一样的,都是指的同一个检查。
磁共振检查是通过通电之后,在机器里形成一个非常强的磁场,人体组织的细胞核顺着磁场的方向统一有序的排列。当磁共振磁场消失之后,人体的细胞核就要回到原来的位置,同时要释放出一定的能量,磁共振就要接收细胞核释放的这些能量,通过电子计算机进行计算后,就能够形成不同的图案。通过核磁共振的检查,就能区分出是液体,还是组织器官。
所以磁共振是具有立体结构的,一个三维的检查方法。它能够进行很多无创的检查,来明确疾病的性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不知不觉流口水是什么原因
不知不觉流口水可能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新生儿尤其是6个月以内的儿童经常流口水,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原因是因为新生儿时期,儿童的吞咽功能发育比较晚,没有发育成熟,唾液腺的分泌比较旺盛,也就是说分泌的唾液不能及时地吞咽,进入消化道会出现外溢、流口水的现象。所以对于新生儿的流口水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会随着孩子的生长发育逐渐得到改善。第二,成年人如果出现不知不觉流口水,首先要警惕某些脑血管病变的可能。脑心血管病变也会影响到吞咽功能,会出现口水外溢的情况,要建议患者到医院做脑血管的检查。如果存在脑动脉硬化、基底动脉硬化、供血不足的情况,要注意加强这方面的排查。第三,胃肠疾病,尤其是胃酸分泌过多也可能导致流口水,有些患者在饮食不当、消化不良的时候也会出现不知不觉流口水的情况。第四,不知不觉流口水可能也跟口腔疾病有一定的相关性,口水分泌过多主要是因为唾液腺功能过强引起的,在口腔炎症、咽喉炎症或者其他炎症刺激的状态下,唾液腺的分泌会增加,可能会造成口水外溢的情况。有些患者如果唇基比较松弛,出现了口、唇、舌张力功能降低的情况,也可能导致无意识的流口水。第五,不知不觉流口水还可能是智力低下,有些患者会伴随一些特殊的面容,眶距增宽。如果夜间睡觉的时候不知不觉的流口水,可能是因为晚上吃的食物引起了消化不良,或者白天精神过于紧张劳累,夜间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引起的生理性的流口水。
语音时长 02:24

2021-11-05

59188次收听

年轻人偶尔拿东西手抖怎么回事
年轻人偶尔拿东西手抖,可能是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惶恐或极度疲劳等因素引起,也可能和脑血管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或增强、肝胆疾病、帕金森疾病等因素有关。年轻人偶尔拿东西出现手抖的情况,可以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原因,具体如下:1、如果患者是由于生理性因素而引起的,通常会发生在静止的状态,并且恢复速度较快,大多数是由于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惶恐或极度疲劳等因素引起。2、如果患者是由于病理性因素而引起,可能和脑血管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或增强、肝胆疾病、帕金森疾病等因素有关。建议患者应该要引起重视,最好可以积极前往当地正规医院就诊,然后进行相关的检查,明确具体因素。平时要放松心态,不要过度焦虑,可以适当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语音时长 01:07

2021-06-10

73280次收听

02:44
脖子疼头晕恶心想吐是怎么回事
如果是突然发生的颈后的疼痛,伴有头晕、视物旋转,并且恶心呕吐,这个时候一定要警惕有没有急性的脑血管病。如果突然发生的颈后痛、伴头晕恶心吐,血压急剧的增高,这个时候要警惕有没有出血,比如小脑脑干的出血,或者是蛛网膜下腔的出血。这部分人他可能没有其他的体征,比如偏身的麻木无力、言语不清等等。由于供脑部的血管,都从颈部往头部走,所以在一些姿势不良的时候,除了头疼之外,也会伴有头晕的症状,头晕程度剧烈了,就会出现恶心、呕吐。
脸部肌肉僵硬怎么回事
脸部肌肉僵硬可能是面瘫、面肌痉挛或者帕金森病引起的。脸部肌肉僵硬有可能是面瘫所致,面瘫又叫做面神经麻痹,主要表现出一侧表情肌瘫痪、口角歪斜、流涎等症状。其次,还需要考虑是由于面肌痉挛所致,面肌痉挛的患者主要会表现出一侧表情肌不自主的抽搐抖动,并且还会有面部表情僵硬的症状。另外,帕金森病的患者也会出现面部肌肉僵硬,这是一种中枢神经退行性病变,患者会有步态异常、静止性震颤、面具脸的临床表现。因此,当出现脸部肌肉僵硬的症状时,需要结合患者的伴随症状,进行鉴别诊断,明确病因,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语音时长 01:15

2021-05-21

71956次收听

基底动脉闭塞脑干梗死怎么办
如果基底动脉闭塞发生脑干梗死,首先需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有异常情况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如果是在超早期,而且适合溶栓,可以进行溶栓治疗。若是过了溶栓的窗口期,可以进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有意识障碍需要进行醒脑治疗,颅压升高还要进行降颅压治疗。病情稳定之后要进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
脑血管意外如何治
脑血管意外怎么办?脑血管意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在医学上脑血管意外,包括大面积的脑梗死、脑出血和蛛网膜下隙出血,这三种情况都称之为脑血管意外。当发生大面积脑梗死时,患者会出现偏瘫、失语,甚至有意识障碍,这时候需要及时就诊神经内科进行头颅CT的检查,在发病6个小时以内可以进行溶栓治疗,包括静脉溶栓、动脉溶栓,必要时进行DSA检查,进行血管内取栓,如果已经超过6个小时,可以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相关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不用他汀类药物稳定斑块,同时需要积极地进行脑保护治疗,脱水降颅压治疗,在稳定期进行康复训练。对于脑出血患者在急性期如果出血量比较大,基底节区出血大于30毫升,丘脑出月大约15毫升,小脑出血大于10毫升的患者,我们可以进行手术治疗,比如血肿清除术或者是钻孔、血液引流术等等,必要时进行去骨瓣减压,防止脑疝形成引发的死亡。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一般是由于动脉瘤破裂所引起的,在急性期也就是发病96小时以内,可以进行DIC检查,发现动脉瘤及时进行栓塞术或者动脉瘤的夹闭术,防止它的进一步加重,在恢复期可以进行脑保护治疗,应用改善脑血管痉挛的药物,防止再出血的药物,以及脱水降颅压药物等等综合治疗。所以脑血管意外尽管是一个宽泛的概念,这三种疾病都是非常严重的,严重时可以危及到患者的生命,所以属于神经内科的急危重症,不管患者和医生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抢救的同时,患者自身也要配合医生治疗,不要紧张、焦虑,规律口服药物,将血压、血糖、血脂等基础疾病控制在基础范围之内,要加强营养,适当的功能锻炼,同时平稳以后及时进行康复,使自己早日回归社会。
语音时长 02:22

2020-03-20

60032次收听

脑血管病如何预防
脑血管病预防应戒烟,控制血糖,控制血压,控制血脂,药物控制。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是针对没得过脑血管病的预防。一级预防应该戒烟,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有些肥胖的减肥等等。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或者是有家族史的,甚至抽烟这些情况都会引起脑血管病。按照指南去医院让医生根据指南治疗,高血压50岁以上的男性需要用阿司匹林,比如还有斑块,有动脉硬化的标志,这个时候需要用汀,或者是40岁以上的糖尿病,本身就需要用阿司匹林,汀了等要,到医院里去由医生定。二级预防,指已经得了脑血管病。比如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者是脑血栓形成已经得了,原则上是要用阿司匹林加汀,这两种药都需要用。缺血性脑血管病,出血性脑血管病预防最重要的就是脑出血,最重要的就是把血压要控制好。血压不坚持控制,血压一下到200,180,血管崩坏引发脑出血。脑血管病要这样来预防。
语音时长 02:09

2020-03-17

57325次收听

03:05
脑血管狭窄的原因
造成脑血管狭窄的原因包括年龄因素,血管出血问题,以及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代谢性疾病。年龄因素方面,如果小于10岁的孩子,出现脑血管狭窄,一般都是先天性脑血管畸形所致;如果10~30岁的年轻人,出现脑血管狭窄,一般考虑是结节性动脉炎;如果40~80岁以上的老人,出现脑血管狭窄,一般考虑是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当出现代谢性疾病因素时,比如高血压患者会使得动脉发生硬化、动脉弹性下降、疏松能力下降,从而使一些血管的杂质,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对于血管壁造成了打击,出现打击后,血小板就会往上堆积,造成血管狭窄,逐渐堆积造成血管闭塞。
02:56
脑血管病如何合理用药
脑血管病有一些基础的因素,比如以前有高血压、糖尿病、有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对这些基础因素,要针对性合理用药,如果得了脑梗死,或者一过性的脑缺血发作,在此基础上,一定要用阿司匹林和他汀,也就是要抗血小板,抗击血管炎症。至于抗血小板是单抗还是双抗,都是由医生来定,还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还有患者的特异性等等,比如是糖尿病人、高血压病人,比如刚刚发病的一个月以内不能只用阿司匹林,还得用氯吡格雷,还得双抗。所以,一定要到医院找专科的医生去解决问题。
脑血管狭窄能进行介入治疗吗
脑血管狭窄是可以进行介入治疗的,但也需要看病情的严重程度。如果说是在发病早期,症状比较轻微,建议还是进行保守治疗,但要是出现了严重的血管狭窄现象,就必须要及时进行介入治疗。
脑血管破裂怎么办
一般情况下,脑血管破裂需进行立即叫救护车、保持冷静和安静、维持体位、给予氧气治疗、药物治疗等措施。具体分析如下:
卵磷脂的副作用
卵磷脂又叫做蛋黄素,被誉为与蛋白质、维生素并列的“第三营养素”。但是很多人都不太了解卵磷脂的用处,卵磷脂可以保护人的心脏,也可以补充大脑需要的营养元素,但是它也有副作用,那么,卵磷脂的副作用是什么呢?
01:09
脑血管病
脑血管病指脑部血管的各种疾病,包括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狭窄、闭塞、脑动脉炎、脑动脉损伤、脑动脉瘤、颅内血管畸形、脑动静脉瘘等,引起脑组织缺血或出血性意外,导致患者残废或死亡。脑血管病包括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缺血性脑血管病有脑血栓、脑梗死。出血性脑血管病俗称脑溢血,是指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病较为典型的表现有一侧肢体突然麻木、无力或瘫痪,毫无防备跌倒;口角歪斜、流口水、语言含糊不清或失语,还有头痛、头晕、智力整体水平低于正常等现象。
02:13
脑血管病的预防
脑血管病的预防有很多因素,和年龄或其他因素有关,最常见的脑血管病应主要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都可以导致脑血管病,比如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血糖增高、糖尿病、吸烟、过度饮酒、生活不规律等都能导致脑血管病,但这些因素都能够控制,比如常说的“三高”,通过医生就诊或者服用药物都可以达到控制目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也可以通过自身有意的控制能得到改善,比如不吸烟、控制饮酒、生活规律、不熬夜,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脑血管病。
损害大脑的十大元凶
大脑健康是你健康生活的基础,有灵活的大脑才可以创造无限的财富。大脑应该如何保养?有哪些行为会损坏大脑呢?一下的行为应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