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投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中性粒细胞百分数低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19-12-1265936次浏览

引起中性粒细胞百分数低的原因有多种,其中最为常见的原因是感染因素,主要是身体各种感染所造成的,例如感冒、伤寒、肝部炎症等等。除此之外,还有可能是环境因素、疾病因素和一些其他因素所造成的,所以一旦出现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偏低后,就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

对于定期体检的人来说,最常规的检查就是抽血检查,部分人在检查后会发现中性粒细胞百分数低,出现这种情况后,实际上是不正常的,需要及时的进行处理,否则会引起多种症状和疾病。造成中性粒细胞百分数低的原因有很多种,所以首先需要去医院进行检查确定病因,那么中性粒细胞百分数低怎么回事呢?
  1、感染因素
  会出现中性粒细胞百分数低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各种身体感染所造成的,例如肝部炎症、感冒、伤寒等等;还有可能是有毒物质侵入到了体内,或本身粒细胞就比正常人要少。但病毒感染是最为普遍,且症状体现人群最多的一种原因。
  2、环境因素
  有一部分患者慢性粒细胞比例偏低,这主要是因为长期生活在辐射区,或在生活和工作环境经常接触有辐射物质,例如加工铀矿等带有放射性或辐射的环境。就可能会导致中性粒细胞百分数低,还会引起胃细胞缺乏的情况,需要通过骨髓穿刺的方法来诊断,进行骨髓细胞学检测才能明确。
  3、疾病因素
  如果本身就患有一些疾病,例如血液系统疾病,其中主要包括淋巴瘤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等都可能会引起外周血的中性粒细胞下降。但如果是血液系统疾病所引起的,那么一般不单是引起中性粒细胞下降,还可能会出现血色素和血小板降低,以及贫血的现象。所以如果患者只是单纯的中性粒细胞下降,那么通常不是血液系统疾病所造成的,不需要特别担心,但也需要去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明确降低的原因。
  4、其他因素
  中性粒细胞偏低的原因有很多种,主要是因为一些异常原因导致中性粒细胞大量死亡,使数量不足所造成的。其中包括血液疾病,有害病菌入侵代谢障碍等等,都可能会导致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和百分数偏低,最为常见的疾病有伤寒、流感、麻疹等传染病。还有可能是化学方式所引起的,例如放疗和化疗,如果脾功能亢进或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则都可能会导致中性粒细胞百分数低。

相关推荐

白细胞一万多严不严重
白细胞1万多是否严重要综合病人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不同的疾病、不同病人的状态,白细胞计数1万多所代表的意义是不一样的。白细胞正常上限是10×109/L,按过去的老单位是1万每微升,所以白细胞1万多也只是轻度的升高,偏离于正常的上限。白细胞升高最常见的原因还是感染,如果白细胞升高的程度和感染的严重程度并不平行,还要看病人感染本身的严重程度怎么样。如果是重症的感染,即使白细胞升高的不是很明显,也需要对病人进行加强的治疗,进行有效的抗生素,全身支持治疗,避免发生感染休克等等不利的结局。如果白细胞升高是由于一些血液病,比如慢性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所引起来的白细胞升高1万多,一般还是早期的状态。当然还要结合血小板、结合血红蛋白、结合骨髓的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其他一些疾病,包括药物也能引起白细胞升高。所以建议发现白细胞升高以后,到医院血液科就诊,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评估来决定后续的处理方式。
语音时长 01:08

2021-12-30

78504次收听

小孩体检血小板偏高是什么原因
小孩体检血小板偏高,可能是生理性原因,也可能是病理性原因。生理性原因是比较多见的,体检时一般是空腹抽血进行化验,有时血液浓缩的问题,可能会造成血小板计数的轻度升高,但是其他血液学指标问题不大,这种情况不用担心,多喝水后血小板计数就正常了。另外孩子的身体处于生长发育比较快的阶段,炎热夏天喝水比较少或剧烈运动后水分蒸发比较多,也会引起血液浓缩,导致生理性的血小板增高,这些情况是不用进行治疗的,也没有必要担心。病理性的血小板增高,需要做进一步检查来明确诊断。首先一些骨髓异常增生的疾病可能会发生在儿童身上,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等,很可能会导致血小板的增高。有些血液系统的病变具有家族遗传性,需要结合家族史来进行分析和判断。其次,如果孩子化验血常规前的几天,如果患急性感染性疾病,如支原体感染、病毒感染等也很可能继发血小板增高,抗感染治疗后血小板也会恢复到正常。再次,儿童患有川崎病的情况下,也会引起血小板计数的明显偏高,此时要进行住院治疗,一般是应用抗凝药物治疗,如阿司匹林,此外可以使用丙种球蛋白等药物,必要时需要换血疗法。血小板偏高需要看变化幅度,只要没有超过正常值的两倍以上,一般都是生理性升高,此时多给孩子喝水,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等,一个月后复查,这种血小板的略微升高现象可能会自然消失了。如果血小板数量出现明显的增高,需要查找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
语音时长 02:12

2021-12-30

64932次收听

抗心磷脂抗体高是怎样引起
抗心磷脂抗体高的原因主要见于:第一、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强制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等,风湿免疫性疾病中,抗心磷脂抗体是免疫学检查诊断的重要指标。第二、抗心磷脂抗体高也见于一些病毒感染性疾病,如水痘病毒、风疹病毒、腺病毒等。第三、抗心磷脂抗体高还可能和支原体感染有关系。第四、抗心磷脂抗体高可能和服用一些药物相关,如氯丙嗪、吩噻嗪等。第五、抗心磷脂抗体轻度升高也可能见于部分老年人,属于一种生理性的轻度升高,对身体没有明显的危害性。有些育龄期女性体内也会出现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容易不孕,或者怀孕早期发生自然流产,但是具体的机制不明确。抗心磷脂抗体是一种异常的抗体,在人体内以血小板和内皮细胞细胞膜中带负电的心磷脂作为靶抗原,从而自身产生了一种抗体,抗心磷脂抗体偏高的情况下,容易导致身体处于高凝状态,导致一些血栓性疾病,发生概率大大增加,如脑血栓、心肌梗死、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等。抗心磷脂抗体的免疫学分型包括有IgG型、IgA型和IgM型三种,当出现抗心磷脂抗体增高时,一定去医院风湿免疫科或者血液病科就诊,通过一系列系统的检查来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原发病,从预防血栓形成的角度来说,建议口服抗血小板药物以及抗凝药物。
语音时长 01:55

2021-12-30

94319次收听

02:09
血管太细什么原因
血管太细的原因应该是遗传因素为主,受到一些后天相关因素的影响。我们能够看到手背的血管,都是静脉血管,静脉点滴比较常用,往往女生的血管要比男生的血管细一些,这和基因有关系,和体内激素水平的不同也有关系;后天性因素的影响,对于改变血管的管径作用比较大的就是肌肉的发达程度,越运动的人肌肉弹性好,供血更加充沛,所以这个部位的血管的弹性也好,血管相对也会变粗一些。所以说血管的粗细和先天性因素、后天性因素等都有密切关系,先天性因素也就是所谓的遗传因素,每个人的血管走行、粗细都具有差异性。此外后天性因素和体育锻炼、体力劳动等方面有关系,如果长期缺乏这种体能的锻炼,使肌肉逐渐萎缩,需氧量减少,从而导致回流血管静脉也会逐渐变细。我们在体表能够看到的青色血管就是静脉,静脉粗细和一个人的生理状态相适应的,并不是疾病导致的,一般是不需要治疗的。如果说身体内的深静脉或者大动脉出现了明显变细,如冠状动脉变细、颈内动脉变细,通过彩超检查或者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可以被发现,这种情况的血管变细是疾病造成的,如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造成的脂质沉积,造成大动脉内形成了粥样斑块,会影响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这些血管太细的情况就需要尽早进行溶栓治疗或者安放支架扩充血管,防止引起心肌梗塞、脑梗死等。
02:27
淋巴细胞偏高的危害有哪些
淋巴细胞偏高的危害与引起淋巴细胞偏高的具体原因有密切相关。引起淋巴细胞偏高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是病毒性感冒,对人体危害比较小,但是也会造成一些不适,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患者一般会出现发热、咳嗽、咽疼、浑身酸痛、打喷嚏等症状,经过一段时间治疗以后,感冒症状可以逐渐消失。但是如果是血液系统疾病造成的淋巴细胞偏高,对于人体的危害性就比较大,如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由于淋巴细胞在骨髓中大量增殖释放到外周血中,此时患者可能出现高热、出血、贫血、全身疼痛症状。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死亡率是很高的,严重危害病人的健康。从血常规检查结果看,淋巴细胞升高的幅度不同,代表的疾病不一样,对人体的危害性也不同。如果仅仅是轻度的淋巴细胞偏高,一般没有多大危害,此时就是病毒感染的表现,经过7-10天的抗病毒治疗,身体的各种不适症状就会逐渐消失的。但是血常规检查如果淋巴细胞计数明显增多,可能是血液系统的疾病,如急性或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这种情况下需要进一步进行外周血形态检查、骨髓穿刺等进行病因诊断,一旦确诊为白血病,一定积极进行治疗,否则会有生命危险。总之,当淋巴细胞偏高时,一定要看一下升高的幅度,看一下病因来分析可能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同时针对病因积极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将危害降到最低。
02:41
白细胞高中性粒细胞低淋巴细胞高是怎么回事
白细胞是外周血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血细胞,在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主要包括五大类,分别是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白细胞对于病原菌的防御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体现人体免疫力的指标。如果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明显升高,而中性粒细胞偏低,最常见于的就是病毒性感染或者病毒感染同时合并有细菌感染的情况,如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腺病毒或者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引起呼吸系统的急性炎症。病毒感染的情况下,血常规检查淋巴细胞百分比是明显升高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会有所下降。此时导致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的疾病,还可以见于伤寒、副伤寒、麻疹等传染性疾病。血常规检查结果中,各种白细胞的比例或者计数的变化,只是提示有感染的情况,但是具体感染的位置和感染类型,还需结合患者的症状、其他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病毒性感染一般采取对症治疗措施,必要情况下使用抗病毒的药物,如阿昔洛韦、利巴韦林或者干扰素等,不过这些抗病毒药物一定要慎重使用,婴幼儿和孕妇禁忌使用;不严重的病毒感染,特别是流行性感冒期间,可以使用一些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效果的中成药制剂治疗,同时药物对症治疗就好。经过有效治疗2周左右,停药一周后可以复查血常规,此时白细胞、中性粒白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指标应该能恢复正常。
01:40
血常规怎么看细菌感染
临床中不是所有的细菌感染都会引起血常规的变化,很多病人虽然出现感染,但血常规可能没有显著改变。但一般出现细菌感染,可以看到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值升高,这是细菌感染最常引起血常规的变化。因为这些改变在很多血液系统疾病和非血液系统疾病中都能见到。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就常见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值升高。一些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或者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也常见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值升高。所以出现这些变化以后,建议到医院就诊,听取专业医生的建议。
02:45
大血小板比率偏高是怎么回事
大血小板是反映早期的血小板,功能相对不完善,所以个子偏大。大血小板的比例偏高,反映着骨髓的功能好。其主要是可以见于生理状态,也可以见于病理状态。在病理状态时,血液系统疾病,特别是在用化疗后,新的骨髓抑制在恢复的过程中,会存在大的血小板的比例偏高。其反映骨髓储备不错,还会产生血小板。若没有相关的基础疾病,只存在短时间的大血小板的比例偏高,可忽略。多数情况下是一过性因素,比如感染性因素触发了骨髓的抑制过程,造成了骨髓的恢复过程中出现大的血小板的比例增加,过段时间就会消失。
什么是嗜碱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是血液中白细胞的一种,在血液中,占白细胞比例比较小,占白细胞总数的0-1%。正常情况下,人体外周血液中,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正常值范围是(0-0.1)x10^9/L。如果血常检查,发现血液中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大于0.1x10^9/L,或者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超过1%,就说明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属于异常情况。有可能是因为患有某种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或者是身体接触了某种过敏源,引起了过敏性反应,以及其他血液系统疾病等。需要结合临床症状,配合医生做进一步检查确诊,确诊后积极配合医生对症治疗。
语音时长 01:11

2021-05-20

64471次收听

中性颗粒细胞偏高的原因有哪些
血液检查提示中性颗粒细胞偏高,大多是因感染性因素导致的,常见的为细菌感染,除此之外,病毒、寄生虫、真菌感染等也可引起该现象。除了感染性因素,组织坏死、肿瘤、结缔组织病等也可能引起中性粒细胞偏高,应找出原因后积极治疗。
白细胞酯酶弱阳性严重吗
白细胞脂酶弱阳性并不是很严重,这只是说明患有轻微的阴道炎症,要想改变,首先就应该结合病情,如果并没有异常的症状,不需要接受特殊的处理,但是如果症状比较明显,而且还有严重的异味,可以选择使用药物治疗,这就能够有效达到控制病情的效果。
吃华法林多久查一次血
患者在吃华法林期间一般需要5-7天查一次血,在凝血指标连续稳定的情况下可以酌情延长查血间隔,但最长不能超过1个月。而查血的主要原因是可能存在有抗凝不达标或者抗凝过度的情况,故需要合理服用,并关注注意事项。
升白细胞的药有哪些
升白细胞的药物种类多种多样,其中效果较好的主要有血液制品和生物制品,同时也可选择使用蛋白同化激素类药物和核酸原料类药物进行治疗。而在具体服用时需根据疾病类型,一般造血功能低下患者可服利血生、维生素B4,免疫抗体异常者可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血液病有哪些症状
血液病的症状通常表现为贫血、突发性出血、黄疸、脾肝肿大。患者可能会突然感觉头晕、胸闷,严重的还会突然性流鼻血或者发现脾肝变大,这个时候就需要赶快去医院检查。预防血液病一般是需要注意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血小板疾病是怎么回事
血小板疾病分为血小板减少和增多两类疾病。人体血液系统有三个最主要的组成成分,即红血球、血小板和白血球。血小板在人体里最主要的是凝血的作用,身体任何地方出现了破损,血小板会把伤口堵上,不至于流血过多,所以血小板是人体非常重要的生命的保护屏障。
语音时长 01:02

2018-09-30

63620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