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投平台,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便秘3天了怎样可以通便

发布时间:2020-08-1058308次收听

语音内容:

便秘3天可以调整生活方式,如增加纤维素和水分的摄入、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适当运动;药物治疗:选用通便药物应以毒性小、副作用小、药物依赖性小为原则,如容积性泻药、渗透性泻药;其他治疗方法:中药、针灸、推拿等治疗手段也能有效缓解便秘的症状。
调整生活方式方法:(1)以粗制主食及富含食物纤维的蔬菜和水果为主,每日至少饮水1.5L,不宜多饮茶和含咖啡的饮料;(2)结肠活动在晨醒和餐后时最为活跃,建议在晨起或餐后2h内尝试排便,排便时集中注意力,最好不要看手机或书本,排便时间不宜过久,15min以内为宜;(3)散步、走路或每日双手按摩腹部肌肉数次,以增强胃肠蠕动能力。渗透性泻药可在肠内形成高渗状态,吸收水分,增加粪便体积,刺激肠道蠕动,可用于轻、中度便秘患者,药物包括聚乙二醇、不被吸收的糖类,避免长期使用刺激性泻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03:04
便秘严重拉不出屎怎么办
便秘是消化系统疾病,症状严重时可致排便困难,增加肛肠及心血管风险。患者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如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饮水、运动等,及药物治疗如采用首荟通便胶囊等中成药来改善。首荟通便胶囊能养阴益气、泻浊通便,快速缓解便秘,改善体质,减少复发,且温和无刺激,适合长期服用。
大便又干又硬拉不出来怎么回事
大便变得又干又硬,排出特别困难和费劲,这就是大家经常说的就是大便干燥。如何导致的大便干燥,就是主要是两个因素,第一个因素就是大便在大肠里边停留的时间过长了,然后第二个因素就是水分被吸收的过多了,这样会导致大便干燥。大便干燥是一个非常痛苦的疾病,大便如果过于干燥的话,非但排出困难、费力,而且还会导致一些其他样的疾病,比如说肛裂等等这些,如果大便干燥,排便的时间又间隔过长,那就称为便秘了,然后这样的又会增加一个便秘的风险,所以大便干燥这件事,对于人类来讲是必须要纠正的情况,不论是主观方面的,客观方面,还有后期的一些带来不良的影响上来讲。大便干燥从结肠蠕动和水分吸收这个两个角度上来讲,如何来预防,第一要多喝水,水分太少了,机体就会从大便中过多地把水分再吸收回去,这样就会导致大便会很干,所以多喝水,机体需要的水分够了,那OK,从大便中会保持相应的水分而不去过多的吸收,然后第二就是保持大便容积的一些食物,就是能保持大便的湿润,富含水分,防止大便的干燥,这类食物是富含植物纤维的食物,就是膳食纤维,比如说燕麦,比如说红薯等等,这些粗粮会保持大便里边的水分,防止大便干燥。如果真是出现了大便干燥,甚至长时间排不出来,排出困难的时候,可能需要去就医,然后会有一些手段帮助,比如说一些润滑剂,甚至更积极的手段来协助排除这些干燥的大便。
语音时长 02:29

2021-12-30

85986次收听

03:15
肛门周围有个肉疙瘩是怎么回事
肛门周围有个肉疙瘩,最常见的是痔疮发作,也有可能是肛周感染引起的肛周硬结、脓肿疙瘩。通常在肛门周围突出表面的肉疙瘩,多数是痔疮。熬夜、辛辣、刺激饮食、便秘、腹泻、久坐、久站多等都会造成痔疮的发作。当出现痔疮发作的时候,需要积极治疗,包括改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防止便秘、防止腹泻,保持肛门清洁,清洗肛门需要及时的用药。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好的时候,还可以选择手术的方式来切除痔疮,切除多余的肉疙瘩。另一种情况是肛门局部的感染炎症,主要是肛门里面的肛管破损以后引起的感染,抵抗力低下时候形成的炎症包块和进一步加重形成的脓肿。
02:58
肛门上长了一个肉揪揪是怎么回事
肛门上长肉揪揪,最常见的是痔疮,痔疮分内痔、外痔、混合痔,外痔包括结缔组织外痔、血栓性外痔、静脉曲张外痔、炎性水肿外痔。最常见的是结缔组织外痔,这种肉揪揪可以没有明显的不舒服症状,既不疼也不痒,还有一种突然出现的肉揪揪,是血栓性的外痔,这种血栓性的疙瘩通常早期也会有比较明显的疼痛症状。肛门肉揪揪若为炎症水肿外痔,其早期也会有比较明显的疼痛,经过药物治疗、消炎、消肿,这种炎症水肿外痔可以达到消除的效果。还有静脉曲张型的外痔,当挤压肛门时,痔静脉充盈曲张,也会形成这样突出的肉揪揪。
01:58
哺乳期便秘出血怎么办
哺乳期如果说大便干了,肛门也出血了,不能吃药,只能是食疗,多吃蔬菜、水果,可以用一些痔疮栓,有的痔疮栓含有冰片和大黄,能让痔疮缓解,还能排便。如果有肛裂,还有出血,也可以用一些促进伤口愈合的药,比方用一些外用药膏、药水,敷在破的肛门的皮肤上。原则就是除了吃好,还要营养均衡。大便不干首先是预防肛裂的最关键的时候,可以吃一些营养的,多吃蔬菜、水果。如果生完孩子吃不了那么多水果,可以上锅蒸、水煮。排便通畅了,肛裂、出血这些症状也就会慢慢减轻了。
结肠手术后便秘怎么办
结肠手术后出现便秘的情况,建议患者先自行调整饮食结构,多吃一些流食或者是半流食,以及清淡和易消化的食物,并适当的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及富含维生素和水分的瓜果蔬菜,例如香蕉,粗粮,蜂蜜水,苹果,火龙果,桃子,猕猴桃,西瓜,玉米,地瓜,土豆,冬瓜等。如果症状没有改善,建议患者应当及时到医院咨询医生,明确便秘的原因,在医生指导下,适当的服用一些具有润肠通便作用的药物,以及严格执行医嘱定期复查,就能够有效的改善便秘的情况。此外更要注意合理膳食,按时休息,以及适当的运动。
语音时长 01:42

2021-05-20

98420次收听

什么是出口梗阻性便秘
出口梗阻型便秘是指排便出口周围的器官和组织发生改变,导致粪便滞留在肛门周围,或者是排除非常困难的一种综合症状。出口梗阻型便秘,常常会出现以下的几种症状。1、排便时常常感到肛门周围有坠胀感,经常有大便的意思但是排出体外非常的困难,常常会伴有排便排不干净的感觉,有一些患者需要将手指插入肛门将粪便扣除。2、排便的时候会感到下腹部有疼痛,排便时用力就会感到肛门有堵塞的感觉,有时候会出现粘液状的粪便和带血的粪便。
语音时长 01:06

2021-04-09

70358次收听

便秘可以做肠镜吗
便秘患者可以做肠镜的检查。对于一些长期便秘的患者经吃药治疗没有效果,做肠镜检查是最重要的。这个检查主要是把一个带摄像头的细管从肛门处慢慢放入直肠,通过电脑一端显示成像,并慢慢在直肠移动,并且将另一端与电脑的显示器连接,通过屏障观察肠道内部的情况。可以及时发现肠道内是否出现异常,排除直肠和结肠的器质性病变,找出便秘的原因。也可以通过结肠镜检查确定结肠里是否有炎症或者是结肠里是否存在息肉,也是诊断便秘的基本检查。
语音时长 01:01

2021-04-09

77201次收听

便秘前期判断方法
饮食不好,吃了高热量的东西就容易出现便秘的情况,便秘是一种疾病,长期便秘会给人体健康造成损伤,所以,当出现了便秘问题,我们就要及时治疗,医生提示判断身体是否便秘是有标准的,如果达到了标准,那就说明你有了便秘问题,需要谨慎对待,下面就介绍一下便秘前期判
便秘后暗藏的危害
核心提示:便秘的患者懂得便秘带给自己的那种痛苦和无奈,但却不知道,这很普遍的便秘,其实背后暗藏了许多的危害,了解这些危害,才能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体。生活节奏的快频率,使得许多人的饮食极其不规律,加之高压的环境使得人们心情的急躁,许多人都患有便秘,这种让有些人不以为然的病,这种极为普遍的小病,实则
便秘中药能治好吗
便秘是很常见的现象,对人的身体来说出现便秘还是很苦恼的,对身体是很不舒服的,主要就是其排便的频率减少,有的患者还伴有口苦,食欲减退等的,对于便秘一定要治疗的,治疗的方法还是很多的,下面就来介绍几种中医治疗便秘的偏方。
了解一下便秘的相关知识
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面,便秘并不是一种大病。但是,便秘给人们带来的困扰是有目共睹的。长时间便秘或者经常性便秘会给患者的身体带来很严重的危害,那么到底应该怎样治疗便秘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便秘是患者选择最多的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其药物多包括开塞露、果导片、泻药、
长期便秘的原因
长期便秘的原因有很多,主要与年龄有关;不良的饮食习惯和排便习惯是引起便秘的一个主要因素;活动减少;精神性的因素;肠道疾病;全身性的病变;医源性因素。第一,老年人的便秘的患病率比年轻人特别是青壮年明显增高。第二,如果过食细粮或者是过食精细的食物,会导致肠道蠕动缓慢,形成便秘。有些老年人没有养成进食排便的习惯,常忽视正常便意,导致造成排便反射受到抑制,而引起便秘。第三,由于某些疾病和肥胖造成活动减少,肠胃蠕动缓慢,形成便秘。第四,抑郁、焦虑、强迫症等心理疾病容易出现便秘。第五,肠道的病变有炎性肠病、肿瘤,这些也会引起便秘。第六,糖尿病的患者、尿毒症、脑血管意外、帕金森病等也会引起长期便秘。第七,长期滥用泻药,尤其是刺激性的泻药,如发泄液、大黄等,造成肠道神经损害,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便秘。
语音时长 01:49

2019-10-11

54344次收听

02:02
经常便秘怎么办
经常便秘要调理饮食、适当运动、控制好情绪、养好排便的规律等进行调整。一、要注意饮食结构,多食含有膳食纤维的食物。二、要做适当的运动,包括自我的运动,以及腹部的按揉运动,都能够帮助肠道更好的把粪便排出体外。三、控制好情绪,很多的老年人情绪非常焦虑,越焦虑时排便越困难,要缓解心情,不要让焦虑的情绪影响排。四、养成良好的排便的规律,每天早上起床时做排便的动作,以及做提肛运动。五、便秘跟外界因素非常相关,比如地域的变化,这时病人即使没有便意,也要可以尝试做排便的运动,来树立或者重建排便的周期。
引起便秘的原因有哪些
便秘的器质性病因,肿瘤、炎症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肠腔狭窄或梗阻。直肠内脱垂、痔疮、直肠前膨出、耻骨直肠肌肥厚、耻直分离、盆底病等,中枢性脑部疾患、脑卒中、多发硬化、脊髓损伤以及周围神经病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