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投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冬天晒太阳缓解郁闷情绪

发布时间:2018-06-1561250次浏览

一到了阴天你是否总感觉有点郁闷?特别是在冬天更是如此!如果如此希望你能晒晒太阳!克服冬季季节性抑郁症的简便方法就是多参加户外活动和晒太阳。

冬季夜长日短,缺乏足够的阳光照射,会减少人体“快乐激素”赛罗托宁的产生,而增加“困倦激素”美拉托宁的量,从而使人容易患上季节性抑郁症。专家表示,克服冬季季节性抑郁症的简便方法就是多参加户外活动和晒太阳。

德国莱比锡大学心理学教授介绍,每年冬季德国约有40万人会患上季节性抑郁症,这一病症主要是由于冬季日照时间短,缺少阳光照射,使人体内的“快乐激素”赛罗托宁减少,而控制人体睡眠和疲倦的激素美拉托宁的量会增加。

冬季季节性抑郁症的典型表现是毫无缘由的情绪低落,早晨不愿意起床,不愿意出门,工作效率低下,懒于和家人朋友接触。通常患上季节性抑郁症的人很少求医,而是把自己封闭在家里看电视或上网,这种方法无助于克服抑郁症。

教授建议,最好是多到户外活动和晒太阳,刺激大脑赛罗托宁激素的产生。如果每天能坚持1小时至2小时的户外活动,则基本上可以避免患上冬季季节性抑郁症。试验显示,即使在11月份,白天户外的光线强度至少也能达到1000勒克司,而室内的人造光线最多只能达到500勒克司。

特殊的日光灯照射,对治疗冬季季节性抑郁症也有一定的疗效,但这种特殊日光灯的光线强度至少要达到2500勒克司,每天要照射30分钟,早晨照射的效果较好。另外光线需要能照射到视网膜,这样才能刺激大脑产生较多的赛罗托宁激素。

相关推荐

孩子四岁了特别爱哭应该怎么办
孩子4岁了特别爱哭,这是孩子气质的问题,这种孩子就是属于忧愁善感的气质。而气质的形成,与周围的环境和成人的性格的影响密切相关。所以孩子如果出现特别爱哭的情况,一定要从大人身上来寻找原因,是不是当遇到困难或挫折的时候,成人往往出现不良的情绪,包括哭、发脾气等情况,对孩子的影响那是非常大的,也会造成孩子的多愁善感这种气质。而如果一个成年人,碰到了问题以后,都表现出来一个积极的心态,非常勇敢的面对的心态,4岁的孩子一般受大人的影响,孩子也往往在面对问题的时候,表现出来心态比较稳定,气质也变成了活泼、开朗的气质。所以4岁孩子特别爱哭,这是一个气质的问题,而气质最容易受成人的影响,因此成人应该给他做出一个很好的表率。当然,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如果特别爱哭还要给他从心理上来进行疏导,要告诉他正确的面对挫折和一些不良事件的一种心态,要以积极的面对、勇敢的面对。还有以开阔的这种心态来进行面对,要想办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是通过哭、不高兴,这种不良的情绪表现出来,这是不好的一种办法,不是一种积极面对挫折,或者面对要求得不到满足的表达方式。对于这种孩子,不要让孩子以哭来作为威胁你的一个手段,一个4岁的孩子,如果有很多不合理的要求,一定要学会拒绝。而且他如果是以哭,作为要挟你的手段,来满足他的不正确要求,一定要坚决的拒绝他这种表现。要告诉他一个概念,你哭与不哭,如果你的要求是不合理的,都是不会满足你的,不会因为你哭我就会满足你的要求。如果每次都是通过哭,他不良的要求就得到满足了,他下次同样的也会,他认为哭就能解决一切问题,这种孩子就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这时候一定要坚决的告诉他,你哭,不良的要求也不会满足,下次就不会用哭来作为一个手段来解决问题。
语音时长 02:49

2021-10-15

78020次收听

忧郁症有哪些症状
轻度忧郁症患者外表无异常,心理状态已经发生改变,而随着病情的深入,患者往往会出现工作能力下降、人际交往障碍等社会能力下降现象,也会出现睡眠障碍、情绪变化、思维变慢甚至消极等症状表现。
忧郁症有些什么症状
忧郁症是常见的精神疾病,对于患者的危害极大,其常见的症状表现是患者会出现心境低落、思维迟缓、认知功能损害等相关的症状表现。除了上述表现症状之外,有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睡眠障碍、全身乏力、便秘、性功能减退等问题。
为什么冬天人会感到郁闷
一年四季中,有很多人会在冬季感觉特别抑郁,这就是季节性情绪紊乱症,严重时会导致身体衰弱。治疗方法很多,传统的抗抑郁症药物、光照疗法的效果都较显著。那么冬天缺少光照我们为什么会感到郁闷呢?
为什么女人比男人更容易忧郁
女性的一生中,她们遭受临床性情绪低落折磨的次数可能是男性的两倍。荷尔蒙缺乏或失调会让男女两性都产生情绪低落,而对于女性,人们很久以前就猜测病因可能是雌激素缺乏。现在,一份为期30年的全面调查显示,情绪低落本质上不是由于雌激素水平低下造成的,而是因为雌激素水平的剧烈变化。
忧郁症破解五法
抑郁症是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据不完全统计,中青年人中,约有1/3以上的人不同程度的抑郁症。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报告指出,抑郁症是因疾病和残疾所造成的生命损失中最为显著的疾病之一。预计到2020年,在全球范围内,抑郁症将成为第二大致残疾病(WHO,2001)。因此,必须重视抑郁症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