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投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小孩流鼻血是什么原因

发布时间:2022-07-276534次浏览

宝宝突然流鼻血的原因包括环境因素、外伤、发育不协调、血小板异常等。

1、环境因素:若宝宝长期处于过度干燥的环境中,将可能导致宝宝鼻腔内黏膜湿润度不足,

造成血管破裂,鼻腔黏膜出现损伤而出血,较常发生于秋冬季节。

2、外伤:由于鼻腔黏膜中的微细血管分布较密,较为敏感脆弱,故在碰撞、打击、抠鼻子等外力作用下便容易导致鼻部组织损伤,毛细血管破裂而出血。

3、发育不协调:宝宝鼻腔内局部出血主要与其发育不协调有关,如鼻腔发展较慢而鼻中隔发展较快,挤压鼻中隔导致弯曲,弯曲后鼻中隔上黏膜质地脆弱,血管便容易破裂出血。

4、血小板异常:如排除环境因素、外伤、发育不协调等导致宝宝突然流鼻血的原因,还应注意有无血液系统疾病,注意检测宝宝体内的血小板,若血小板异常,将导致凝血功能减退,可能造成血管渗透压升高,从而出现突然流鼻血症状。

宝宝突然流鼻血的症状较为常见,还可能与肺燥、血热有关,若症状较为严重,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金银花露进行治疗,金银花露的主要成分为金银花,金银花中最主要的成分是“木犀草苷”,木犀草苷具有较强的消炎杀菌、疏风散热的作用,且金银花属于药食同源类药物,药效较为温和,泻火的作用显著,较适合宝宝服用。

相关推荐

03:07
小孩嗓子红是怎么回事
小孩嗓子红有很多种原因,比如上火、炎症,都可出现小孩儿嗓子红的情况。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比如急性的咽炎、急性的扁桃体炎等导致的嗓子红,可以到医院诊断,服用药物几天就可以缓解。嗓子红也可能是口腔溃疡所引起的,是咽喉部受到了细菌的感染所致。缺乏维生素B引起的溃疡,也会导致嗓子发红。在日常生活中,少给孩子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平时多带孩子到户外进行锻炼,增强体质,均衡营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运动习惯,可以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孩子身体强壮了,就不容易生病。
宝宝上火流鼻血怎么治疗
在流鼻血的时候,家长一定要镇定,因为要是过度紧张,会使孩子也会紧张,这样出血量可能就会更多,要采取正确的止血的方式。首先安抚宝宝的情绪让宝宝放松下来,然后家长用手压住宝宝的鼻翼或者用棉花填塞出血的鼻腔,这样通过压迫使出血的血管达到止血,过了一会出血的血管会凝固,就达到止血的效果了。如果家长采取这样的措施以后,宝宝仍然出现流鼻血,或者因为鼻腔堵住了血液没有流出来,但是倒流进入口腔、喉咙了,这个时候需要及时到医院让医生去进行处理。宝宝流鼻血如果说反复发作,也可以按摩一个穴位叫做孔最穴,这个是肺经的一个穴,有一些止血的效果。如果宝宝流鼻血是因为天气过于干燥,或者宝宝有一些用手抠鼻孔的习惯,这是导致鼻孔的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这时候在干燥的时候,屋里放个加湿器保持空气的湿度,同时尽量不要让孩子去抠鼻孔,多给孩子吃一些水果、蔬菜,少吃煎炸的食品,让他饮食规律,这样就能够避免上火。
语音时长 01:36

2021-07-09

93070次收听

上火下寒体质有哪些临床表现
上火下寒是指火热之邪在上,寒邪在下,致使阴阳不交,升降失常,这样的一种比较复杂的矛盾表现。因为既有寒症又有热症,如果用热药来去寒,可能会加重火热之性,如果用凉药来去火,又可能加重寒凉的症状,所以这种体质调理也好,用药也好都比较棘手。上火下寒临床也有多种不同的表现,有的是上面有口腔溃疡,属于热的症状,下面有四肢不温、大便稀溏、食欲不振、腹部冷痛、小便频数清长等下部寒凉的表现。有的表现为胸中有热、胃中有寒气。还有的表现为但头汗出就是头汗多、口干口渴、心烦、大便又溏稀不成形,也有的表现为头痛、头晕、口干口苦,但是下肢冰凉等等,不一而足。从脏腑来讲,上火下寒,多是心肺肝有火有热、脾肾有寒,所以调理就要考虑清上焦、温下焦。
语音时长 01:41

2021-07-09

81131次收听

嘴上火吃哪些药
嘴上火一般指的是嘴角起泡或者长口疮、舌头上长口疮、嘴边上长口疮这样的情况,那从中医角度说,长口疮一般称为口舌生疮,口舌生疮主要表现为一种虚火上炎的情况,胃火上炎可以导致口舌的生疮,心火上炎也可以导致口舌生疮,在吃药会吃清热解毒、滋阴去火的药物,比如有一种中药叫莲子心,把莲子心和冰糖一起泡水饮用,是可以去除心火,治疗口舌生疮的。还有清热解毒的药物,像金银花、板蓝根、大青叶、蒲公英、黄连、黄柏这样的中药,也都有去火的作用,对于胃火、心火,甚至于肺火,都是有清热的作用,所以出现嘴上生疮上火的时候,可以把中药泡水饮用,来起到清热去火的作用。
语音时长 01:31

2021-06-25

107118次收听

01:56
眼睛上火是什么引起的
眼睛上火如果是急性的,通常是实火,可能就感受了外界的火毒,或者肝胃热盛,比如吃辣椒了,或者是生气、着急了、大便不通,都可以使热邪,循着经脉上扰到眼睛,出现目赤肿痛或者结膜炎,会有流泪、分泌物是黄色的情况。如果是一个慢性的病人经常发作,可能是因为虚火导致的上火情况,肝开窍于目、心和肝这两个经脉都跟眼睛发生联系,当阴液不足的时候,这两个经脉失去滋润,虚火上扰,也会造成眼睛的红赤,像熬夜比较多、工作比较忙、用眼比较多的,都会造成慢性的眼睛上火症状。
02:35
春季上火了吃什么降火
春季风大,空气干燥,容易伤肺,尤其伤肺的津液,出现干燥上火,可能会见到鼻腔干燥,呼气的时候有有灼热的感觉,鼻子内结痂、渗血,甚至流鼻血,这时候可以吃一些梨、百合、银耳、荸荠,或者用这些水果来煮水。如果出现了嗓子干、嗓子肿疼,也可以用一些桔梗、生甘草、麦冬泡茶代茶饮。春天特别容易出现肝火旺的症状。肝是开窍于眼睛的,会见到有眼睛干、眼睛红、眼屎多,可以用菊花泡水。春天特别容易出现烦躁易怒,有失眠,也可以适当吃加味逍遥丸。如果大便干燥,可加一些猕猴桃、火龙果、白薯、木耳、芹菜等。
02:14
女人上火怎么泄火
一般上火以后就要清热泻火,但是这种火又分为虚、实,如果是因为实火,就用一些清热泻火,这种苦寒类的药物。另外如果这种上火的是一种虚火,是以阴液不足或者阴份不足出现的上火,这时候尽量的少用这种苦寒,清热泻火的药物,重点放在滋阴补肾、养血疏肝的药物。总之上火的要分虚、实,另外上火还要看一些具体的部位,像肝的虚火主要是眼睛的干涩,肾的虚火主要是喉咙的干燥、疼痛,针对不同脏器的上虚火采用不同的药物治疗。
02:11
龙眼吃多了会上火吗
适量食用龙眼不会上火,过量食用会上火,每天食用3-5个即可。龙眼是我国南方的一种水果,北方可能会把它叫做桂圆。龙眼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钾元素、铁、尼克酸等营养物质,适量食用可起到安心宁神、补血养气、益智补脑的功效。但是它味甜,吃多了会引起上火。每天适量的吃3-5个即可。上火后可出现流鼻血、大便干、口舌生疮、小便黄等症状。龙眼过量食用后,可以多喝水来去火,也可以喝一点柠檬水来去除火气。过量食用龙眼不仅会导致上火,还会影响到人体的脾胃功能,因为甜食会导致喛胃、吃东西没有胃口、消化不良、腹胀,有的时候还会出现腹泻。因此龙眼不适合多吃,尤其是秋季、冬季比较燥的时候,更容易上火,一定要控制好食用量。
吃大橙子会上火吗
吃橙子不一定上火,橙子是偏凉,有一定的去火作用。尤其是橙子络,还有橙子果核实是去火的,但橙子的肉有一定的上火作用,橙子吃多了,会觉得舌头发黄、大便偏干、小便偏黄,是上火的表现。吃橙子不适合吃太多,适量而止,所有的水果单独吃适量,都不会出现上火问题,只有吃的偏多、过多,对脾胃功能造成影响后,才会有上火的可能。吃水果时适量为好,吃水果对身体是有益的。
语音时长 01:31

2019-11-22

61416次收听

体內火气大要怎么办
体内的火气大肯定要清泻火热,首先针对于心火旺盛的这种患者,就要用清心火的药物,比如常用的一些中药,黄连阿胶丸、天王补心丹,可以滋心阴、清心火,属于一些药物治疗的范围。另外,如果出现肝火旺盛,比如性情比较急躁或者是血压容易升高这样的患者,就要用平肝潜阳泻火的药物,比如天麻杜仲丸、大秦艽汤,这样的药物可以平肝潜阳、滋肝阴、平肝火。如果脾胃有火,口舌生疮、大便干结,就可以用解脾胃之火的药物,比如清胃散,常用的麻仁润肠丸、黄连解毒丸、牛黄上清丸都可以。具体的建议大家有这种火大的表现、症状,要到专科的医院,找专科的医生针对用药。
语音时长 01:29

2019-10-12

49515次收听

嘴巴上火起泡怎么办
嘴巴上火起泡是很令人困扰的事情。一张嘴就会疼痛,不敢说话,还影响食欲。嘴巴上火起泡时,可以选择食疗的方法,一般用个几次就会缓解甚至治愈。另外,上火期间的饮食很重要,很多食物都不要在上火期间吃,容易加重上火症状。像糖、辛辣刺激的食物等一定不要吃。其实上火是可以预防的,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多做运动,上火的问题将迎刃而解。
春季养生八忌具体是什么
随着天气一天天转暖,我们迎来了欣欣向荣的春天。虽然我们可以随口说出几句“春捂秋冻”等养生口诀,可对于此时的养生禁忌却了解甚少。春季养生,有八件事不能做,您多注意了。
橘子是上火还是下火
橘子是大家都比较喜欢的一种水果,特别是对于女性朋友们来说,它富含多种维生素,具有美白养颜的功效,是一种老少皆宜的水果,中医上来讲橘子味甘、性温多吃的话比较容易引起上火,所以说橘子虽然好吃,一定要注意适量。
上火可以吃香蕉吗
在生活中大家都很喜欢吃水果,尤其是吃香蕉更是多数人喜欢的,现在又是一个养生的时代,大家都在想吃什么水果好,比如上火可以吃香蕉吗?上火是可以吃香蕉的,但是不可吃的过多,吃的过多,身体根本就得不到香蕉的营养价值,从而让营养价值流失
上火吃什么好
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体制,有很多人因为本身就属于较为容易上火的体质,而备受上火所带来额病症不适折磨。稍微吃了一些热性的食物就很容易导致上火。这样的体质不仅不能尽享美食,还要忍受病痛带来的不适。